□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延輝
最近幾天,鞏義市西村鎮(zhèn)滹沱村比過年還熱鬧。
永熙陵上唱大戲。何浩 攝。
“大家都盼著這個時候,趕大集,聽大戲呢!”9月17日,秋雨綿綿,滹沱村村民李翠紅立在永熙陵文物保護站屋檐下,盯著戲臺上的表演,入了迷。
農(nóng)歷七月二十六是滹沱村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古廟會。每逢此時節(jié),村兩委如約邀請劇團唱上三天大戲,戲臺就搭在鞏義“七帝八陵”之一的永熙陵神道上,與兩旁的石像生交相映襯。
宋陵、戲臺、田野與高鐵“同框”。何浩 攝。
? ? ? ?坐落在滹沱村的永熙陵是北宋第二代皇帝趙光義的陵墓,60件石像生保存最為完整。“這戲就唱在宋陵上,從農(nóng)歷七月二十四到二十六,每天下午和晚上,一共唱六場大戲。戲里的故事,鄉(xiāng)親們都耳熟能詳?!变镢宕迕?、退休老教師賈遂超說。
戲臺上在演出《穆桂英掛帥》選段。王延輝 攝。
老賈的話不假。宋陵就是一部鮮活的宋史,寇準、包拯、楊六郎、趙普等名將勛臣也附葬周圍。
一唱三天,《包青天》《五世請纓》《穆桂英掛帥》《鍘西宮》等經(jīng)典豫劇輪番登場,十里八村的鄉(xiāng)村們著實過了一把戲癮。即便在雨中,人們撐起傘,也要堅持把戲看完。
鄉(xiāng)親們在認真看戲組圖。王延輝 攝。
“千年宋陵上唱戲是一景啊。”攝影愛好者劉代云在工廠里做完工,連著幾天下午往永熙陵跑,用鏡頭定格下一個個瞬間。
時下,永熙陵周邊是一片片“青紗帳”:玉米長得超過一人高,玉米棒脹鼓鼓的;高粱也漲紅了臉,快要秋收了。
常年活躍在鄉(xiāng)野田間,河南省洛陽市唐派豫劇院負責人李廠頭一回帶著戲班到宋陵唱大戲,“鞏義是豫劇大師常香玉的故鄉(xiāng)。在這里演出,唱的戲詞,在的場景,都是歷史啊,咋感覺那么搭?!彼呛堑卣f。
這陣仗,鄉(xiāng)親們看得如癡如醉。晏榮榮 攝。
宋陵石像生與戲臺交相映襯。王延輝 攝。
? ? ? ?戲是宋代的事,陵是宋代的陵,戲里戲外、臺上臺下,都是故事,也都在守望歷史、賡續(xù)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