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為捂住一聲孩子的哭喊,一個男人能狠心到活活悶死自己的親侄女。讓人脊背發(fā)涼的是,這個殺人兇手,剛剛還試圖侵犯孩子的母親,他的親嫂子。
這是《灼灼韶華》大結(jié)局中最撕裂人性的一幕。 小萱萱撞見了陳二順正要玷污自己的母親褚韶華,驚慌失措下哭出了聲。
就為掩蓋這樁丑事,陳二順一只手死死捂住了孩子的口鼻,任憑她掙扎直到徹底沒了呼吸。
屏幕前的我,當(dāng)時氣得渾身發(fā)抖??蛇@,竟然只是褚韶華反殺之路的起點。
這個最后親手了結(jié)6條人命的女人,最初只是個為救哥哥被迫嫁入陳家的苦命人。
她本來已經(jīng)靠自己的頭腦和汗水,把陳記藥鋪經(jīng)營得有聲有色,卻在一夜之間失去了丈夫和公公。 家里的頂梁柱塌了,黑暗立刻吞噬了這個家。
陳二順,這個一直被父親和大哥壓著的敗家子,像出了籠的瘋狗。 他搶走褚韶華辛苦撐起的家業(yè),不到半個月,賭得精光。
錢輸光了,邪念卻冒出來了。 他聽信岳母宋萍媽的唆使,竟想通過讓嫂子懷上自己的孩子,來把她永遠(yuǎn)捆在陳家當(dāng)牛做馬。
惡毒嗎? 但這還沒完。令人心寒的是他身邊的“幫兇們”。 陳母,作為婆婆,明知兒子禽獸不如,非但不阻攔,反而在給褚韶華的雞湯里下迷藥,親手要把她推入火坑。
還有宋萍媽,自私算計到極致,眼看著自己女兒女婿窮途末路,不想著鼓勵他們重頭再來,反而把算盤打到了守寡的嫂子身上,教唆女婿去作惡。
這是一整個吃人的牢籠,想把褚韶華啃得骨頭都不剩。所以當(dāng)女兒斷氣的那刻,褚韶華心里那根繃緊的弦,啪地一聲斷了。
她沖進(jìn)廚房,抓起菜刀,對著陳二順的喉嚨就割了下去。 沒有猶豫,沒有哭喊,只有徹底的絕望和復(fù)仇的冷火。
有人說她殘忍。 但你告訴我,一個母親,看著女兒死在眼前,兇手就是眼前這個人,誰能保持理智?
電視劇的結(jié)局充滿了血色。 陳二順?biāo)懒?,死得大快人心?陳母在之后的土匪劫掠中被一刀捅死,那是她縱容作惡的報應(yīng)。 但故事并沒在此停下。
原著小說里的褚韶華,更狠,也更悲涼。她逃到了上海,從最底層的紡織女工做起,累到直不起腰,終于攢下錢,買了大房子,活出了人樣。 可那些吸血的“親人”又聞著味找來了。
宋萍媽假裝來探望,實則四處打聽她到底有多少家底,甚至還想把沒死的陳二順再塞回她身邊。 褚韶華沒給她機(jī)會。 街上車子沖來的那一刻,她順勢一推,這個老婦人徹底閉上了嘴。
可恨的是她的娘家人。 她的親哥嫂和姨媽,看她發(fā)達(dá)了,竟然拿著別人家孩子的照片跑來上海,想冒充她“死去的”女兒小萱萱,妄圖騙走她所有財產(chǎn)。
褚韶華的心,早就冷了。 她把三人騙到荒涼的河邊,全部推進(jìn)了湍急的河水里。六條人命。 每一條背后,都是她被一步步逼入絕境的嘶吼。
很多人討論這個結(jié)局,說褚韶華是不是太過了,說她從受害者變成了惡魔。 但你想過沒有,那個時代對一個失去丈夫、無依無靠的女人,給過她活路嗎?
陳家倒后,所有人都想吸她的血,啃她的肉,把她踩回泥里。 她要么認(rèn)命,被吃干抹凈,要么就只能變成一把刀,劈開一條生路。
最讓我意難平的,是那個從來沒被真正愛過的孩子,小萱萱。
電視劇里她成了母親復(fù)仇的導(dǎo)火索,死得慘烈。 而在原著里她活了下來,卻被留在老家,被視作眼中釘?shù)年惗槹侔闩按?,?dāng)丫鬟使喚,受盡委屈。 活下來了,卻又好像從來沒被救贖過。
褚韶華強(qiáng)大到能復(fù)仇,能創(chuàng)業(yè),能在上海灘立足,卻始終沒能真正保護(hù)好自己的女兒。 這是一種更深、更無奈的悲劇。
你去看《灼灼韶華》的原著和電視劇,會發(fā)現(xiàn)結(jié)局截然不同。 劇版給了褚韶華一個孤獨終老的背影,帶著一身血債遠(yuǎn)走他鄉(xiāng)。
書中,她晚年遇到了真正愛她、懂她的聞知秋,兩人一起讀書、游歷世界,獲得了難得的平靜。哪個結(jié)局更好? 沒人說得清。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褚韶華手上沾的血,沒有一滴是無辜的。 他們不是死在褚韶華手里,是死在自己的貪婪、縱容和毫無底線的惡里。陳二順真的死得不冤。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