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秋陽把田野烤得泛起暖金色,紅高粱便迎著風(fēng),把大地的赤誠釀成了熱烈的紅。它們是大地寫給金秋最滾燙的情書,不用筆墨,只用千萬支燃燒的穗子,在曠野上鋪展,把季節(jié)的深情,寫得坦蕩又濃烈。

這片紅高粱,藏著農(nóng)人與大地的默契。開春時,農(nóng)人把高粱種撒進翻松的泥土,看著嫩芽頂破硬殼,在風(fēng)雨里拔節(jié)生長。盛夏時,高粱稈長得比人還高,葉片舒展,像一把把綠傘,遮住了腳下的土地。如今到了金秋,它們褪去青澀,換上紅裝,用最鮮艷的顏色,回應(yīng)著大地的滋養(yǎng)。田埂上,常有農(nóng)人扛著鋤頭走過,停下腳步望一眼這片紅,眼神里滿是欣慰——這紅海之下,藏著一年的收成,藏著日子的盼頭。他們從不急著收割,總說要讓高粱多曬幾日秋陽,把陽光的味道吸得再足些,這樣磨出的面才香,釀出的酒才烈。
紅高粱的日子,與金秋的時光緊緊纏在一起。清晨,露珠沾在高粱穗上,把紅穗子浸得愈發(fā)鮮亮,陽光穿過葉片的縫隙,在地上投下細(xì)碎的紅影,像撒了一地的碎寶石。午后,秋陽正好,高粱地里靜悄悄的,只有風(fēng)穿過稈子的“沙沙”聲,偶爾有幾只麻雀落在穗子上,啄食著飽滿的籽粒,驚得穗子輕輕晃動,落下幾點細(xì)碎的紅。傍晚,夕陽把天空染成橘紅,高粱地也被鍍上一層暖光,紅與橙交融在一起,分不清是天映紅了地,還是地染紅了天。這時,農(nóng)人會扛著鐮刀走進地里,割下幾株成熟的高粱,捆成小捆,扛在肩上往家走,紅穗子在身后晃蕩,像一簇跳動的火,把回家的路照得暖洋洋的。

紅高粱謝幕時,大地并未沉寂。收割后的高粱稈被捆成垛,立在田埂邊,像一個個沉默的衛(wèi)士,守護著空曠的田野。它們會在冬日里化作柴火,給農(nóng)舍帶去溫暖;或是被粉碎成飼料,滋養(yǎng)著牲畜。而那些飽滿的籽粒,會變成餐桌上的窩頭、年糕,或是釀造成醇厚的高粱酒,在寒夜里暖透人心。這份來自大地的饋贈,從熱烈的紅,到溫潤的甜,再到醇厚的烈,把金秋的深情,融進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