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黨江濤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過薄霧,輕輕地喚醒沉睡的椒鄉(xiāng)大地。我步入詩經文化園,行走在詩經書院旁的棧道上。兩旁的蘆葦混合著荷花的清香撲面而來,遠處酷跑團領隊的廣播聲樂和隊員清脆的笑聲伴隨著充滿力量的加油聲,使這座小縣城在晨曦中舒展著它的活力與生機。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雞澤,一個月薪不高卻能活得有滋有味的幸福小城。

小縣城被綠水青山環(huán)繞,四季更迭景色各異 。春天賞花、 夏日納涼、秋風掃落葉、 冬雪覆青瓦。大自然的美景觸手可及。周末時分不必遠行, 帶上家人或朋友,就能輕松享受到漫步游園,溪邊垂釣的樂趣。這份與自然的親近,讓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和凈化。真切體悟到海德格爾所言"詩意的棲居"的真諦。沒有大城市的逼仄與喧囂,有的是窗前飛鳥的啼鳴、鄰家院落的飄香、夜空中清晰的星河。"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陶淵明筆下的意境,在椒鄉(xiāng)大地化作了現實。
綠色出行,漫賞風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古人的豪情在我的捷安特賽車上找到了新的注解,成了探索椒鄉(xiāng)的坐騎。春日騎行于開滿油菜花的田野,看那翩翩起舞的蝴蝶在油菜花從中穿行。夏季穿行在月季花飄香的椒鄉(xiāng)林道,看金雞大街兩旁的燈盞似雄雞站立唱天明。秋日沿新修的滏陽河道緩緩而行,騎行曲周品嘗煎餅菜。冬夜駛過燈火通明的全民藝術中心,看椒鄉(xiāng)合唱團的精彩演藝。"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王維的閑適常在我晨起散步時涌現。那些堵車一小時的大城市同僚不知,椒鄉(xiāng)大街、金雞大街的兩旁都是生態(tài)廊道,轉角進入毛遂文化園就是百鳥棲息的原濕地。此景唯有慢行得見,此趣難為逐利者知。

煙火人生,滋味悠長。"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的快樂哲學,在椒鄉(xiāng)的市井中天天上演。菜市場的早市上,本地農人帶著沾露的時令果蔬、辣椒叫賣,5元能買一兜還帶著藤葉的黃瓜。"人間有味是清歡。"蘇軾的人生至味,在椒鄉(xiāng)的尋常煙火中清晰可感。椒鄉(xiāng)雞澤的辣椒深加工項目,本地辣椒制成了調料、精油,我們的餐桌也有了更多創(chuàng)新的吃法。幸福,有時就是孩子說"用本地辣椒烹制的飯菜最好吃"時,眼底閃爍的光芒。
文化浸潤,心靈豐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的治學之道在椒鄉(xiāng)有了新的詮釋。雞澤一中、毛遂中學、詩經學校、韶澤學校等等多所學校的學子們脫穎而出。多館合一的文化中心有了高水準的特展,全民藝術中心的舞蹈比賽,精彩紛呈,孩子們的舞蹈表演走入了央視,進入了春晚。太極拳隊伍在國風廣場起式,騎行隊掠過新建的滏陽綠道,酷跑隊繞著文化園環(huán)形道奔跑。新發(fā)現的鳥類棲息于文化園的蘆葦蕩,龍島湖。這座飛鳥愛棲的園林縣城,也豐富著每個居住者的精神棲息地。"有書藏滿屋,有田可卒歲。"陸游的理想生活方式,正在椒鄉(xiāng)人手中實現。藝術中心的圖書館、文化館內,常有年輕人靜讀的身影。正是這份對生活的熱愛與傳承,讓小城的精神文明建設開花結果。
夜幕降臨,體育公園里孩子們奔跑在各個器材之間嬉戲打鬧。升旗廣場上,帶勁的音樂響起健身隊員的舞姿伴隨著音樂扭動起來。騎行隊的尾燈在新建的人民路路上流動,與街道兩旁的彩虹燈光相映成趣。這讓我想起梭羅在瓦爾登湖的話:"野地里擁有自由的風,早晨的露珠,八點鐘的曙光與十點鐘的彩虹。"我們的生活,或許缺少大城市的繁華,卻擁有更珍貴的東西: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不被異化的勞動,純粹的人際關系,以及心靈的詩意棲息地。

生活在小縣城,雖然沒有大都市的繁華與喧囂,卻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寧靜、溫馨與幸福感。小縣城雖然沒有星巴克,沒有海底撈,也沒有大型的游樂設施可供孩子們玩鬧。但是這里有我喜歡的手搟面,土豆粉,還有美味的胡辣湯和水煎包。電動車哪里都能去,開車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從小城的最東頭走到最西頭,一碗面也只要八塊錢。五六十萬的樓和七八萬的車,沒有早高峰夜市也很熱鬧,燈火也明亮,只要想念的人在身邊,柴米油鹽醬醋茶,人間煙火也有趣。
在這里人們可以放慢腳步,用心感受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體會那些簡單卻真摯的美好。小縣城,用它獨有的方式詮釋著生活的真諦,讓人不禁感慨幸福原來可以如此簡單。這就是小城的幸福哲學:不是擁有得多,而是需要得少;不是追逐閃閃發(fā)光的遠方,而是珍惜已然溫暖的當下。在椒鄉(xiāng)的每一天,我們都在用生活實踐著這份古老的智慧——"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