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里的救贖
我獨愛秋日的雨,卻也怕這雨——怕的是今早駕車穿梭雨幕時,雨刷器左右擺動如慌亂的手,仍擦不凈擋風(fēng)玻璃上的霧白,怕的是車輪碾過積水濺起的水花,像極了前日兒子被車撞時,那聲刺心的剎車濺起的驚魂。雨絲敲打著車窗,每一聲都像在輕喚,又像在安撫,將我心頭的焦灼慢慢裹住。
愛它不似春雨總纏纏綿綿,把心事泡得發(fā)潮;愛它不似夏雨總轟轟烈烈,把情緒攪得翻騰;更愛它此刻落在車窗上的坦蕩,像一雙手,輕輕按捺我奔赴醫(yī)院時的慌張。古人說“空山新雨后”,是秋雨后的清透;說“梧桐更兼細(xì)雨”,是秋雨中的綿長,而我望著雨霧里輕搖的柳絲,恍惚間竟忘了擋風(fēng)玻璃外的喧囂,只覺這雨境似避世桃源,忍不住低吟:“秋霖潤柳滌塵擾,靜候吾兒笑語還”——這便是我與秋雨的私語,亦是盼著兒子早日康復(fù)、重尋自在的最真切祈愿。
你看它多懂我——會踮著腳拂過老柳樹的枝條,把我藏在柳絲里的委屈輕輕抖落:那委屈是今早駕車時,每一次紅燈亮起都攥得發(fā)白的方向盤,是醫(yī)院走廊里徹夜不滅的冷燈,是醫(yī)生說“需臥床靜養(yǎng)”時驟然揪緊的心口,是夜里守在病床邊,聽著兒子淺淺呼吸聲的無措,像王維筆下“雨中山果落”的靜,悄悄消解心頭的沉;會貼著我的耳際哼起舊曲,把我壓在心底的思念慢慢哄醒:思念兒子沒受傷前,蹦跳著喊“爸爸陪我玩”的清脆,思念他放學(xué)回家,書包甩在沙發(fā)上就扎進(jìn)柳蔭下追蝴蝶的鮮活,似李清照“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fēng)景雨來佳”的閑,悄悄熨帖眉間的皺;會牽著風(fēng)的衣角繞過人潮,把我裹在喧囂里的孤獨悄悄裹住:那孤獨是看著其他病房孩子由父母陪著笑鬧,自己卻只能幫兒子擦去額角細(xì)汗的酸澀,如陸游“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的靜,悄悄安放漂泊的魂。雨絲纏著柳枝輕輕晃,像在替我拂去肩頭的塵,每一滴雨落在肩頭,都像在應(yīng)和我那句“秋霖潤柳滌塵擾”,每一陣雨打在傘面,都像在回應(yīng)我“靜候吾兒笑語還”的愿——愿這雨能洗去兒子的疼痛,愿這雨能護(hù)他往后平安,這哪里是下雨,分明是它循著千年前詩人的筆墨、伴著我心底的短章,在塵世里為我辟出一方桃源,專程來做一場心靈的洗禮。
可路人不懂。他們踩著積水匆匆跑過,濺起的泥點混著嘀咕砸過來:“這人怕不是瘋了?”“這么大雨不躲,怕不是想不開?”他們看不見我眼角的雨珠里,混著怎樣釋然的淚——那淚里有兒子今早睜眼說“爸爸我不疼了”的欣慰,有雨霧中似桃源般、能沖走焦慮的安心;看不見這雨里藏著“沾衣欲濕杏花雨”的詩意,卻落得我滿身清涼,涼得讓緊繃的神經(jīng)稍稍放松;聽不見我耳邊的雨聲里,藏著怎樣卸下重?fù)?dān)的嘆息——那嘆息里有對“虛驚一場”的感恩,有對“未來平安”的祈愿,有今早駕車穿過雨幕時,終于望見醫(yī)院燈光的踏實;聽不見這雨里載著“天街小雨潤如酥”的溫潤,卻暖了我滿心疲憊;更讀不懂我口中輕念的“秋霖潤柳滌塵擾”,讀不懂這雨于我,早已不是“渭城朝雨浥輕塵”的離別,而是看著兒子輸液管里的藥液緩緩滴落時,那場似入桃源、久旱逢甘霖的救贖。
他們只看見一場狼狽的雨淋,卻看不見這場雨里的千言萬語——它洗去了我今早駕車的緊張與陪護(hù)多日的疲憊,像“雨過天青云破處”般,讓混沌的思緒漸漸清明,能更穩(wěn)地幫兒子調(diào)整枕頭高度;洗淡了我因兒子受傷而滋生的自責(zé)與委屈,似“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般,讓糾結(jié)的心境慢慢舒展,能笑著給兒子講雨里柳蔭、宛若桃源的故事;也洗凈了我對生活快要熄滅的期待,如“好雨知時節(jié)”般,讓沉寂的希望重新發(fā)芽——相信等雨停了,兒子就能拆了石膏,再去柳樹下追著風(fēng)跑,把笑聲撒在沾滿雨珠的柳葉上。那些不解的目光、刺耳的議論,不過是這場救贖里無關(guān)緊要的雜音。只有我知道,當(dāng)最后一滴雨落在掌心時,我心里那些皺巴巴的角落——那些因擔(dān)憂而擰成的結(jié)、因恐懼而縮成的團(tuán),都被這承著千年詩意、映著桃源清境與我對兒子牽掛的秋日雨,熨得平平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