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我是貓子~
《足跡》這部劇,還是30年代的故事比較好看,雖然現(xiàn)在劇情已經(jīng)來到50年代了,但還是讓人回味之前的片段。
程敖、林斯允、曾大倫、沈奕群,哪怕是是楠姨、沈瑩瑩、筱燕紅、林經(jīng)涵等這些沒那么多戲份的配角,都有其閃光點,每個人物都是鮮活的。
林經(jīng)涵自私了一輩子,敗光了林家的財產(chǎn),還有吸妹妹和女兒的血。
沒想到最后也做了一個好父親,在炮火轟炸時,用身軀把幼子護在懷里。
曾老爺寵著長大,可惜沒教好的兒子曾大倫,最后被大義滅親也算是一種死得其所。
但直到看到曾老爺親手了結(jié)了自己養(yǎng)出來的逆子,才看懂當(dāng)初六姨太筱燕紅難產(chǎn)的時候,為何曾老爺一開始說保大人,
后面又改口保小孩,舍棄筱燕紅,甚至因為林斯允沒聽他的盛怒之下準(zhǔn)備動手。
筱燕紅本是個唱戲的,在那個年代,唱戲的地位是比較低下的,因為唱戲好聽,又長得漂亮,便被曾老爺看上納為六姨太。
筱燕紅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嫁給曾培德的,畢竟筱燕紅才不到二十歲,而曾培德的兒子都要比她大了,任誰會愿意嫁給一個大自己那么多的老男人呢。
更別提嫁到曾家還是做妾室。
但曾培德是幫派大佬,她得罪不起,強權(quán)之下,她只能嫁到曾家,還被迫懷上孩子。
哪怕她已經(jīng)懷孕,筱燕紅心里仍是不甘心的,于是她才會偷偷找上林斯允希望她幫自己墮胎。
直到曾培德提出改遺囑,把家產(chǎn)分了她和肚子里的孩子一份,筱燕紅才算是真正地動容,長這么大,她第一次覺得自己是被重視的。
她發(fā)現(xiàn),曾培德是真的關(guān)心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但當(dāng)筱燕紅被曾大倫下藥墮胎,大人和小孩只能保一個時,曾培德的第一反應(yīng)是保大人,但又馬上改口。
不是因為曾培德看不起筱燕紅,他要是真的不在乎筱燕紅,第一反應(yīng)就不會是保大了。
只不過,曾培德太需要這個孩子了。
這個孩子于曾培德而言是老來得子,本就來之不易,過去那么多年他也有過多房姨太太,卻只有這么一個六姨太懷孕,確實不容易。
但要說曾德培對此事看開了也有可能,反正他已經(jīng)有了一個兒子可以傳宗接代。
不幸的是,曾培德根據(jù)曾大倫近日的種種行徑,終于意識到這個大號練廢了。
他只有這么一個兒子,兒子因犯錯而受罰,身邊父親會心疼;但如果兒子僥幸能茍且偷生,曾培德骨子里的正義又不允許。
曾培德雖然是幫派大佬,但他講義氣,愛國,不販賣鴉片毒害國民,不和日本人做生意危害自己的國家,這是他的底線!
如果讓他發(fā)現(xiàn)通敵叛國的人,哪怕對方是他的兒子,他也不會心慈手軟。
或許他早就猜到了曾大倫的結(jié)局,因此他太需要一個新的兒子來彌補他養(yǎng)兒失敗的錯誤了。
舍大保小,不是母親不重要,而是孩子太重要。只是可惜了這個孩子終究是跟他有緣無分。
你是怎么看曾培德這個人物呢?
曾培德大義滅親親手解決了曾大倫這個禍害,而在筱燕紅難產(chǎn)時又選擇舍棄產(chǎn)婦,對于曾培德的行事,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