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恒,漢高祖劉邦的四兒子,就是后來搞出"文景之治"的漢文帝,治國有一手,孝行更出圈。
他剛當上皇帝,親媽薄太后就病了,一躺就是三年。這期間,劉恒每天忙完朝政,腳不沾地就往太后寢宮沖。太后要喝的湯藥,他必先湊到嘴邊嘗——燙不燙、有沒有怪味,確認妥帖了才恭恭敬敬端過去。三年里,他幾乎沒睡過囫圇覺,常常穿著朝服就守在床邊,吃喝拉撒全照料得明明白白,直到太后徹底好利索。
要知道,他可是九五之尊,本就因輕徭薄賦、心疼百姓出名,這"親嘗湯藥"的事兒,直接打破了"帝王只重權(quán)"的偏見。也正因這份把孝刻進骨子里的實在,他愣是憑著帝王身份擠上了《二十四孝》。
說到底,劉恒這事兒把理說透了:孝不分高低貴賤,就算是天子也得盡本分。他這"帝王孝親"的樣板,讓"孝為天下先"的念頭扎進了人心,往后的倫理、政治,都繞不開這份藏在湯藥里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