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上午,由人民日報社與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云南昆明開幕。省委書記王寧在開幕式上致辭。

9月16日,2025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昆明開幕,王寧在開幕式上致辭。雷桐蘇 周燦 陳飛 攝
開幕式上
王寧以一種直觀的方式
用4組照片向大家作分享

“鄭和號”首發(fā)
這是今年7月中老鐵路首發(fā)的“鄭和號”班列,通過海公鐵聯(lián)運將云南至印度洋的運輸時長縮短了17天,大大提高了效率。說到鄭和,大家都熟悉,他是中國明代的航海家,家鄉(xiāng)就在云南。600多年前,鄭和七下西洋,最遠到了非洲肯尼亞,沿途帶去了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帶回了香料、寶石、木材,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千古佳話。如今,中老鐵路這條鋼鐵絲路開通4年來,貨運已覆蓋19個國家,運輸商品超過3300種。通過中老鐵路,云南的鮮花、水果、蔬菜等源源不斷運往東南亞最大的果蔬交易中心——泰國的達拉泰市場。南亞東南亞的榴蓮、山竹、芒果等也能快捷抵達云南,昆明成為中國重要的熱帶水果集散地。

昆明市場的泰國榴蓮

泰國街頭的云南鮮花
從鄭和船隊到“鄭和號”班列,中國的對外交往始終秉持著和平友誼的愿望,充分印證了“一帶一路”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只要我們各施所長、互惠互利,深化務實合作,一定能實現(xiàn)共同繁榮發(fā)展。

中國云南省與印尼巴厘省有機稻米示范項目
這組照片首先是我們云南與印度尼西亞巴厘省合作的有機水稻項目,由云南提供稻種、農(nóng)機和技術培訓。去年開始先種了250多畝,當年就增產(chǎn)12%,促進農(nóng)戶增收30%,非常受當?shù)厝罕姎g迎。今年5月,我到印尼訪問時,與當?shù)剞r(nóng)戶進行了交流,他們都非常高興,豎起大拇指,由衷感謝中國的幫助。

在柬埔寨開展兒童先心病篩查治療

援建孟加拉國的飲水設施

中國—赤道幾內亞友誼小學

赤道幾內亞記者與孩子們歡樂歌舞
從巴厘省的稻花清香到金平友誼小學的書聲瑯瑯,充分印證了“一帶一路”是一條惠民利民之路。只要我們堅持人民至上,攜手推動消除貧困、增加就業(yè)、改善民生,一定能讓各國民眾過上更好更幸福的日子。
700多年前,馬可·波羅在他的游記中贊嘆昆明是一座“壯麗大城”,將云南的美介紹給世界?,F(xiàn)在,大家在畫面中看到的這位年輕人叫文森特,因為旅游,愛上了中華文化,愛上了云南,在這里生活了10年,還成了云南女婿。

文森特和他的餐廳
他經(jīng)常通過社交媒體,分享自己逛古城、做月餅、寫春聯(lián)等美好生活,將中國的歷史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等,介紹給海內外朋友。他和妻子在翠湖畔開了一家餐廳,既有紅酒、面包等法式風味,也融合了野生菌、小??Х鹊仍颇厦牢?,是火到海外的“網(wǎng)紅”餐廳。
在云南,還有很多這樣的“民間使者”,促進了文化交流、文明互鑒,吸引很多國際友人,走進云南、讀懂中國。去年,我們全省接待了600多萬海外游客,不少人留在這里旅居生活,像文森特一樣成了新的云南人、幸福的人!

從馬可·波羅的游記到文森特的餐廳,再到百萬海外游客的親身體驗,充分印證了“一帶一路”是一條相知相親之路。只要我們相互尊重、互學互鑒,一定能使朋友圈越來越大、好伙伴越來越多。

外國游客歡度潑水節(jié)

中國云南救援隊赴緬救援
這是今年緬甸“3·28”地震時,中國云南救援隊在搜救幸存者時的照片。得到緬甸地震消息后,中國中央政府第一時間向云南下達了救援命令。我們聞令而動,連夜組建37人的救援醫(yī)療隊趕赴緬甸。之后又增派50人參與救災,運送了87噸的救災物資。救援隊頂著余震風險和40度高溫,開展了9天8夜的艱辛工作。

連夜趕赴緬甸災區(qū)
中國云南醫(yī)療救援隊是第1支抵達緬甸、第1支救出幸存者的國際救援隊,運送了第1批國際救援物資,彰顯了中國速度、大國擔當。我在新聞上看到,當?shù)夭簧倜癖娪貌⒉皇炀毜闹形恼f“謝謝中國”,并自發(fā)遞上一杯杯清水,這份超越國界的情誼讓人動容、讓人感動。

緬甸民眾動情地說“謝謝中國”
我們也不會忘記,在抗疫初期,我們口罩和防護服短缺的時候,老撾、緬甸、泰國等多個國家向我們捐贈了170多萬只口罩、8000多套防護服。之后,我們也向許多周邊國家援助了疫苗和更多的防疫物資。這些風雨同舟的故事溫暖人心、格外珍貴。

老撾向云南捐贈的抗疫物資

泰國捐贈云南抗疫物資運抵昆明
從疫病來襲時的互施援手到災害面前的患難與共,充分印證了“一帶一路”是一條守望相助之路。只要我們和衷共濟、休戚與共,一定能克服各種困難挑戰(zhàn),在團結協(xié)作中共同開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未來。

王寧最后表示——
從“一帶一路”的云南實踐中,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習近平主席謀劃和提出的這一重大倡議發(fā)展了中國、幸福了云南,更造福了世界,具有強大感召力。以上4組照片都是來自于媒體,都是共建“一帶一路”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成果。絲路跨山海,媒體連心聲。我們真誠希望廣大媒體朋友用鏡頭和筆觸,記錄更多動人瞬間,講好更多絲路故事,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媒體的智慧和力量!
編輯:李楠 李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