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茨溝秋韻
文/王錄山
近日的古城西安,伴隨著一場接一場的秋雨,高溫已漸漸退場,涼意漸起,秋意漸濃。上周三的中午,接到譚衛(wèi)平老師的信息,說要共同赴一場初秋的安康之約,我欣然應約。周五清晨,大家在城南相聚,同行的有陜西省政協(xié)各界書畫院副院長譚衛(wèi)平老師,書畫院藝術(shù)家兀西軍、魏喜、周莉、王錄山,企業(yè)家李增宇以及魏嫂。大家?guī)е谂魏拖矏偅瑥某悄铣霭l(fā),向陜南安康漢陰縣漩渦鎮(zhèn)茨溝村行進,開啟了一場充滿詩意與藝術(shù)氣息的采風寫生之旅。

我和譚衛(wèi)平、兀西軍、周莉老師同車,一路上我們相談甚歡,轉(zhuǎn)瞬間便過了安康,從紫陽下了高速走陜南山道,沿途處處都是如詩如畫的美景,讓人目不暇接,不知不覺中就到了漩渦鎮(zhèn)茨溝村了。當汽車駛?cè)脒@方村落,仿佛進入了一個被時光遺忘的世外桃源。因為剛剛下過雨的緣故,眼前遠處的山巒在濃霧中若隱若現(xiàn),像是一幅水墨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剛下車,清新的空氣便撲面而來,夾雜著泥土的芬芳和桂花的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曠神怡。因為我們一組晚到一會兒的緣故,下了車茨溝村的駐村第一書記李月明、魏喜老師夫婦、李增宇先生等已經(jīng)備好當?shù)丶央鹊胤讲说任覀?。豐盛的午餐過后,我們來到了村里最好的南山南民宿入住。稍稍歇息后,我們在李書記和茨溝村劉輝書記的帶領下,開始了游山尋瀑之行。

汽車沿著蜿蜒的小路前行,繞過吳家花屋,盤旋至村頭頂?shù)拇臏纤畮?,碧水云天,霧靄沉沉,我不經(jīng)意間抬頭,竟被眼前的云海震撼得說不出話來,不由的感嘆:此次跋山涉水而來,真的值得。李書記說每年到了入秋,茨溝村總是細雨綿綿的下個不停,故而每日都是云霧繚繞在山間村舍,極為壯觀唯美。

放眼望去,只見那白茫茫的云霧如潮水般在山間涌動,時而聚集,時而散開,時而霧鎖山頭山鎖霧,將一座座山峰包裹其中,如夢如幻,詩意無窮?;仡^眺望,遠處的山峰宛如漂浮在云海中的島嶼,時隱時現(xiàn),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我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機,想要將這瞬息萬變的美景定格在快門下,回頭用畫筆再描繪出云海那靈動飄逸的神韻。

車至山路絕處停下,我們沿著劉書記帶領村民開辟的石階小路繼續(xù)前行。不遠處傳來了嘩嘩的流水聲,那聲音仿佛是大自然奏響的樂章,吸引著我加快腳步。大約半小時左右的路程,轉(zhuǎn)過一個山彎,巨響震天動地,只見一道壯觀的飛瀑映入眼簾,如白練從高高的山崖上傾瀉而下,有幾十米左右的高度,落下的瞬間在崖壁巖石上濺起晶瑩的水花,形成霧氣彌漫的山澗。底下被瀑布沖積成一個碩大的水池,白練入池間,山谷出巨響。此時的兀老師想起了我2023年五月四號的大型個展"大山回響"說到:錄山的大山回響,這就是大山的回響,分外的氣勢磅礴,回響不絕于耳!

初秋的瀑布在壯觀的同時還多了一份溫婉與靈動。水流順著山勢而下流向山腰的茨溝水庫,沿途形成了一個個小小的水潭,潭水清澈見底,倒映著周圍的綠樹青山。我坐在瀑布旁的石頭上,靜靜地聆聽著流水的聲音,感受著水霧的清涼,往日都市里的煩躁與疲憊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心中已經(jīng)拿起了畫筆,以瀑布為主題,描繪它的柔美與力量,每一筆都飽含著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贊嘆。

大家在瀑布前紛紛合影留念,滯留些許過后,沿著來時曲徑通幽的石階小道,走出山谷。在山道上我還撿拾了兩褲兜野板栗和幾個山核桃,還有瀑布下的兩塊兒綠色的石頭,準備返程時帶回西安的畫室,給日后的創(chuàng)作銜接起來自大自然的靈氣。

下山后我們在茨溝水庫駐足片刻,此時已是傍晚,遠遠望去,山略微有些放晴,夕陽橫著透出云霧的縫隙,像金色的巨型腰帶纏繞在山間村頭,格外的靜謐詩意。站在水庫的壩堤上向下望去,眼前豁然開朗,一片片金黃的稻田出現(xiàn)在視野中。這里是著名的鳳堰梯田景區(qū),初秋的稻田,正是稻穗飽滿待收的時候,微風拂過,稻浪翻滾,發(fā)出沙沙的聲響。稻穗低垂,仿佛在訴說著一年豐收的喜悅。稻田的四周,是錯落有致的民居建筑,白墻灰瓦,與金黃的稻田相互映襯,構(gòu)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詩意田園畫卷,讓我不由的想起了長安畫派著名畫家方濟眾先生的作品。這些民居建筑保留著陜南傳統(tǒng)的風格,有的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古樸典雅;有的是磚石砌成,厚重沉穩(wěn),也有很多改良后的現(xiàn)代民居建筑。房前屋后,種著一些蔬菜、荷塘、茂竹和果樹等,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下山后回到民宿,李書記已為大家切好了一壺清香的陜南山茶,大家依次坐在院子里的涼亭下,端起茶杯,看著眼前的稻田、池塘,和遠處那若隱若現(xiàn)的山巒,聽著茨溝村的兩位書記講述著茨溝村的故事,仿佛時光都慢了下來。院子里的老柿子樹,枝葉繁茂,幾只小鳥在枝頭歡快地跳躍著,嘰嘰喳喳地叫著。這一刻,我感受到了鄉(xiāng)村生活的寧靜與美好,也找到了許多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靈感。彼時,大家已經(jīng)畫興十分且有余了,我們迫不及待的背起畫架,走進田埂開始創(chuàng)作,想乘著天黑前夜幕降臨時,完成茨溝之行的第一幅畫!

此時的夕陽正在慢慢的西沉而下,天空被染成了橙紅色,給整個茨溝村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我們拿起畫筆,按照各自的角度,將這眼前所見到的美景一一描繪。云海的縹緲、稻田的金黃、民居的古樸,都融入到大家的畫作之中,每一筆、每一幅都飽含著我們對茨溝村的熱愛與眷戀。

創(chuàng)作一個多小時后,夜幕降臨,在李書記的吆喝聲中,晚飯又開始了!今晚高興,向來不勝酒力不飲酒的我也小酌了兩杯,席間聽了原茨溝村老書記的很多故事,軍人出身的吳書記,將自己的青春熱血奉獻給了這方土地,他剛正不阿,以身作則,當支書三十多年來,帶領村民發(fā)家致富,建設美麗的茨溝家園。如今退休了,接班人是一位年輕的九零后村官,新書記有著新時代年輕人朝氣和干勁,他也分享了關(guān)于茨溝村以后的建設發(fā)展藍圖,相信在他的帶領下,這里會變得越來越好。

次日我們早起在吳書記家吃的早餐,然后就開始上山踩點作畫,一上午我畫了不少作品!下午我們受邀來到了茨溝村村委會的會議室,為村里送上我們的筆墨,豐富茨溝的文化建設。傍晚時分,我們又在村頭畫了不少寫生小品。晚上我們相聚在漩渦鎮(zhèn)的特色燒魚館,這是李書記特意安排的,因為第二天周日我們就要返程了。

三日的漢陰茨溝之行很快就結(jié)束了,大家依依不舍地離開了茨溝村。然而,茨溝村的美景卻永遠留在了我們的心中,那些美好的瞬間,也將成為我藝術(shù)創(chuàng)作道路上寶貴的財富。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再次回到這里,尋找更多的藝術(shù)靈感,描繪出更多關(guān)于茨溝村的美麗畫卷。

這場初秋的茨溝村藝術(shù)采風寫生之旅,不僅是一次與自然美景的邂逅,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讓我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寧靜的藝術(shù)凈土。
2025.9.16夜
錄山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