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川菜愛好者們,是不是每次做回鍋肉都像是在拆盲盒?不是炒得太柴塞牙縫,就是油膩得讓人直搖頭?明明跟著菜譜一步步來,出鍋的肉片卻總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買到了假五花肉?別急!我特意三顧茅廬請出了成都某老字號川菜館的退休主廚陳老爺子,他抖出了壓箱底的絕活——**記住'3次回鍋'秘訣,保證你的回鍋肉比館子里的還地道!**
一、回鍋肉的三大死穴:你踩雷了嗎?
陳老爺子一邊切肉一邊嘆氣,細數(shù)了家?;劐伻獾某R姺嚞F(xiàn)場:
肉片干柴——煮肉火候不對,像在嚼橡皮
肥膩不堪——煸炒不到位,油脂沒逼出來
不入味——調(diào)料順序錯了,味道浮在表面
最讓陳老爺子無語的是,有人為了省事直接用生肉炒!這是要做回鍋肉還是炒肉片???老爺子差點把菜刀拍桌上。
二、揭秘3次回鍋:原來我們都理解錯了
準(zhǔn)備好顛覆認知了嗎?陳老爺子說的3次回鍋不是字面意思:
**第一次回鍋**:冷水下肉煮20分鐘(加姜片、花椒)
**第二次回鍋**:煮好的肉冷藏2小時(肉質(zhì)更緊實)
**第三次回鍋**:切薄片煸炒至燈盞窩狀
為什么這么講究?陳老爺子解釋道:
先煮后炒才能形成特有的燈盞窩
冷藏后的肉更好切薄片,0.3cm是黃金厚度
三次處理讓肥肉不膩、瘦肉不柴
上周我按這個方法試做,出鍋的回鍋肉香得連樓上鄰居都順著香味來敲門!
三、選肉的終極奧義:不是越肥越好
陳老爺子特別傳授了挑肉秘訣:
選下五花:肥瘦相間像大理石紋路
看肉皮厚度:0.5cm左右的最理想
摸彈性:新鮮的肉按下去會回彈
最絕的是老爺子說要帶點排骨邊的肉:這才是回鍋肉的靈魂所在,館子都藏著不告訴外人!
四、那些年我們犯的回鍋罪
陳老爺子痛心疾首地列舉了做回鍋肉的常見錯誤:
用里脊肉(瘦得讓人心疼)
煮肉時蓋鍋蓋(腥味悶在里面)
用豆瓣醬直接炒(要先煸出紅油)
最離譜的是有人用不粘鍋炒回鍋肉!老爺子當(dāng)場表演了一個川劇變臉:這是要做回鍋肉還是煎雞蛋?
五、調(diào)料入鍋順序:差一秒都不行
陳老爺子強調(diào),調(diào)料下鍋要像交響樂:
先下豆瓣醬煸出紅油
再放甜面醬炒香
最后下豆豉和調(diào)料
絕對不放糖(正宗做法靠甜面醬)
調(diào)料下鍋就像談戀愛,順序錯了全盤皆輸!老爺子突然文藝起來。
寫在最后
現(xiàn)在你明白為什么飯店的回鍋肉總是那么誘人了吧?那'3次回鍋'的講究,就是讓普通五花肉變身川菜明星的關(guān)鍵。下次家里來客人,就用這個方法露一手,保證收獲一片巴適得板的贊嘆!
你炒回鍋肉有什么獨門心得?歡迎在評論區(qū)擺龍門陣(我先自曝:曾經(jīng)把鹽當(dāng)糖放,咸得能送走三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