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的燃油轎車銷量榜一公布,不少人都愣了——這哪是銷量榜,分明是合資車的“炫技現(xiàn)場”!14款車型月銷破萬,占滿“萬輛俱樂部”大半壁江山,國產(chǎn)品牌里就逸動和艾瑞澤8倆“硬茬”擠進去,剩下的還在榜單后面奮力追趕。誰說燃油車要涼了?這競爭激烈得,比菜市場早高峰砍價還熱鬧!
合資車能穩(wěn)住優(yōu)勢,說白了就是“優(yōu)惠砸得狠”。你去街上4S店轉(zhuǎn)一圈就知道,大眾門口紅幅飄著“速騰直降3.2萬”,日產(chǎn)更絕,軒逸直接喊“首付2萬開回家,月供才3000”,銷售拿著計算器跟顧客算“省下的錢夠加半年油”,本來猶豫的人一聽這數(shù),腳都挪不動道了。就這么著,14款合資車齊刷刷邁過萬輛線,場面跟過年搶紅包似的,手慢都趕不上這波熱度。
要說最扎眼的,還得是軒逸和朗逸這對“老冤家”。軒逸賣了2.7萬輛,車主群里天天有人曬“冠軍截圖”,跟中了彩票似的;朗逸也不含糊,2.4萬輛緊隨其后,4S店里看朗逸的人排著隊,銷售忙得連喝水的空都沒有。更絕的是大眾家族,速騰、帕薩特、邁騰直接包攬3到6名,活脫脫“一家人整整齊齊”刷榜,不知道的還以為大眾包場了。不過國產(chǎn)也沒慫,長安逸動賣了1.3萬輛,奇瑞艾瑞澤8剛過1.2萬輛,艾瑞澤8的4S店有老客戶帶朋友來,拍著車門說“開兩年沒出過小毛病,比同價位合資車值”,這口碑一傳十十傳百,才算掙回口氣。
豪華車這邊更有意思,奧迪A6L、寶馬3系居然殺回前十,奔馳C級也沒掉隊。我去奧迪4S店時,正好碰到個老板看A6L,銷售湊過去說“現(xiàn)在優(yōu)惠5萬,落地不到40萬”,老板摸了摸方向盤琢磨“燃油車開著省心,不用等充電”,當(dāng)場就交了定金。反觀以前的熱門款,思域和雷凌就慘了——思域銷量同比跌了一大截,只排31名,有顧客站在思域展車旁嘀咕“去年還優(yōu)惠1萬,今年沒優(yōu)惠還減了個USB接口”,銷售只能撓頭解釋“芯片緊張”;雷凌更別提,月銷連5000都沒到,展車旁邊都沒幾個人停留。
最讓人唏噓的是那些曾經(jīng)的“神車”,飛度、凌派、騏達這些,以前街上一抓一大把,現(xiàn)在月銷居然不到200輛。我家附近的本田4S店,飛度展車擱在角落,車身上落了點灰,銷售跟我說“一個月就賣3輛,有時候半個月都沒人問”,以前搶著買的“國民小車”,現(xiàn)在跟被遺忘的老物件似的,看著都讓人感慨。
其實國產(chǎn)能突圍,也靠了不少“笨辦法”。逸動的4S店,銷售會帶著顧客去試駕,特意走擁堵路段展示“自動跟車”,有個顧客試完說“比我朋友的朗逸好開,不用老踩剎車”;艾瑞澤8更實在,直接把“終身免費基礎(chǔ)保養(yǎng)”貼在車身上,不少人就是沖著這個來的。反觀有些合資車,仗著老牌子減配還漲價,思域去年有全景天窗,今年改成小天窗,價格還漲5000,顧客又不傻,誰愿意當(dāng)冤大頭?
這銷量榜背后,其實是消費者越來越理性了。以前買合資,多半沖“老牌子、耐開”的名聲,哪怕配置低、價格高也認;現(xiàn)在不一樣了,大家會拿著配置表對比,算油耗、保養(yǎng)錢,會問“同樣的錢,我能多得到啥”。品牌忠誠度?早不如性價比實在。就像有人說“我買的是車,不是牌子”,你產(chǎn)品不行,再老的牌子也會被市場淘汰,飛度、凌派就是例子;你產(chǎn)品夠好,哪怕是國產(chǎn),也能殺出一條路,逸動、艾瑞澤8就是證明。這不是市場無情,是市場越來越公平了。
老話說“酒香也怕巷子深”,國產(chǎn)燃油車現(xiàn)在有了“好酒”,還得讓更多人知道。我鄰居老張,以前總說“買合資放心”,上個月去看了艾瑞澤8,試駕完跟我說“比我哥的朗逸配置高,還便宜3萬,要不我也試試國產(chǎn)?”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下個月的銷量榜,國產(chǎn)會不會再多幾個“突圍者”?合資車還能一直穩(wěn)坐江山嗎?評論區(qū)聊聊你的看法,一起等著看下次的“成績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