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泵棵孔x到岑參的這首詩,來自開封市第五中學的援疆教師黃笑內心總有一種抑制不住的感動。這種感動不僅僅是對新疆哈密這片美麗、富饒而又熱情的土地的鐘情,更是對援疆支教工作的一種感悟,也是對“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這個嚴肅命題的深切思考。
屈指算來,黃笑從2021年11月26日首次踏上新疆的土地已將近5年。在此期間他領略到了大美新疆的迷人風光,體會到了民族師生的質樸熱情,感受到了民族孩子對于知識的渴求,同時領會到了援疆支教工作深遠的意義和重大的責任。
還記得第二次援疆到了哈密一中,校領導語重心長地給他進行了一次長談,正式把學校民族教師國通語強化培訓的輔導任務交給了他。從此,在完成每周10節(jié)課高三語文教學工作的同時,黃笑又多了一項重要任務。每到國通語強化培訓的時候,無論自己多累多忙,他都要擠出時間認真參加國通語的輔導活動。不記得有多少次下了高三孩子的課堂,轉身又走上了國通語輔導的課堂;不記得有多少次結束了一天高三的復習備考工作,轉身又開始給參訓的民族老師做一對一輔導。一周6節(jié)的國通語輔導黃笑從未缺席,不計時間,不計報酬。一切為了參訓的民族老師能順利通過國通語測試。
維吾爾族有一句諺語:“水流走了石頭在,奧斯曼(染眉毛的植物)掉了眉毛在,人走了名聲在?!笔聦嵶C明,每一分辛勤的耕耘都會得到應有的收獲。不記得多少次,民族老師把一袋袋園子里剛摘的新鮮水果悄悄放在他的辦公桌上;不記得多少次,民族老師節(jié)假日怕黃笑一個人在學校寂寞,熱情地邀請他到家里吃抓飯;不記得多少次,民族老師打電話問寒問暖,鬢角微霜的老教師叮囑他一定吃好、休息好、保重身體。
每每想起這些,黃笑心頭就會涌起一片暖意。有時候,他也感到很累,很辛苦。在每一個圓月高掛的夜晚,黃笑都深深地思念遠方的母親、妻子和女兒。但是,他對自己的付出從來沒有絲毫后悔。因為他知道,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有意義的。
援疆期間,黃笑一方面承擔哈密一中兩個高三畢業(yè)班的高中語文教學工作,另一方面利用休息時間為兵團十三師、哈密市第一中學、哈密一中高三年級等基層教師作了3場專題報告。老師們紛紛表示,報告既有理論高度又貼近教學實際,既有深刻思考又有文化內涵,讓大家開了眼界,受益匪淺。在疆期間,黃笑始終努力踐行援疆工作的宗旨,團結民族師生,先后同高三年級十幾名民族同學結親,并出資為他們購置文具,把援疆教師對民族同學的關愛送到民族孩子的心坎上。在高考中,他結對的十幾名民族同學全部考上了大學。其中玉米提·阿布列孜、賽比熱·玉素普兩名同學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取了重慶大學和國防科技大學。
時光飛逝,距離黃笑的第三輪援疆工作結束還有4個月。他說,自己將加倍珍惜援疆工作的機會,努力工作,全力以赴,用實際行動踐行“把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帶到邊疆的”的援疆工作目標;用優(yōu)質的教育服務和一片愛心展現(xiàn)開封教師的風采:“為河南援疆教育團隊爭光,為開封教育爭光?!?/p>
巍峨的天山,那里是雪蓮盛開的地方。它們不懼嚴寒,卻向往陽光;它們享受寂寞,卻從不張揚,只是默默在冰雪中盛放。黃笑的心中,也有一朵冰清玉潔的雪蓮。他正用滿腔的熱情和援疆大愛,澆灌著這朵美麗、燦爛的民族之花。
來源:開封網(wǎng)?全媒體記者?尹杰
審核:孫樂 穆潤先
編輯:于淼
(聲明:“開封教育體育”微信公眾號轉載的文、圖、音視頻等稿件均出于為公眾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或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