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晚8點半,羅永浩臨時攢了一個團隊開播了,搞了6、7分鐘都還在調(diào)試設備。
不過羅永浩流量就是大,開播就瞬間10萬加,群里不少朋友都在討論這事。
其實聽完整場直播,并沒有太多新東西,都是媒體已經(jīng)報道的內(nèi)容,但已經(jīng)夠西貝難受的了。
羅永浩抓住了后廚冷凍食材的點。
羅永浩在直播中展示了媒體探店中很多冷凍食材,貯存條件從包裝上看大多是零下18度,這些食材的保質(zhì)期短則9個月,多則18個月。
羅永浩還在媒體采訪中,看到了西貝店里還有去年9月生產(chǎn)的冷凍羊腿。
然后羅永浩給出了他的觀點。他認為這么長時間的保質(zhì)期,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的食材,但吃出來不是新鮮的食物。
這是羅永浩對預制菜的理解,在他看來,西貝大量使用冷凍預制食材,這就是不是現(xiàn)做的,就是預制菜。
羅永浩這種解釋事實上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但這可能與西貝、賈國龍理解的預制菜概念可能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不過三言注意到,除了那個2024年9月的那個羊腿外,露出生產(chǎn)日期的冷凍食材基本都是今年的8月。
值得注意是,羅永浩特別提到一個生產(chǎn)日期在2024年12月的“小牛燜飯牛肉包”,意在證明食材是冷凍9個月后的東西。
但其實今天西貝就已經(jīng)對此進行了說明。西貝門店確認沒有使用過上述燜飯包,這個冷凍食材是公司另一個已經(jīng)關(guān)閉的品牌以前使用的。
西貝的公開信中引用了一則有關(guān)預制菜的通知,而在這種定義下,西貝認為他們冷凍的食材并不屬于預制菜范疇。
接著羅永浩把重點指向了預制菜國家標準,并貼上上文這張通知,在他看來,這個通知并不等同于國標。
按照羅永浩的邏輯,既然沒有標準,那賈國龍說自家沒有預制菜就是撒謊。
簡單來說,羅永浩就是認為這個通知不能作為賈國龍的背書,沒有國標,那大家都可以有自己對預制菜的理解。
在羅永浩的理解中,預制菜和現(xiàn)做就是一對反義詞。他還舉了自家發(fā)小餐館的例子,認為只有現(xiàn)做的才不叫預制菜。
那如果按照羅永浩的邏輯,沒有國標,大家都能定義預制菜,那賈國龍是不是可以說自己不是預制菜。但顯然羅永浩的說法更得“人心”。
客觀上講在行業(yè)標準沒有完全定下來時,有關(guān)部門的通知還是有一定參考性的。但羅永浩不認,賈國龍估計也很無奈。
羅永浩還曬出了一張22年的一篇報道,該報道中提到西貝的預制菜使用率80%。
然后羅永浩畫風一轉(zhuǎn),不再討論預制菜的問題,而是強調(diào)西貝東西貴。
他甚至還拿西貝21元的饅頭和二星米其林餐廳進行了對比。
說完價格貴后,羅永浩又拿其他餐廳說起了事。他指出老鄉(xiāng)雞都能把預制菜公示清楚,西貝卻沒有明示。
羅永浩反復強調(diào)自己反對預制菜,而是希望推動預制菜透明化,維護消費者知情權(quán)。
最后,羅永浩更是把高度又拔高了一次,喊話法學界和預制菜領(lǐng)域?qū)<襾砗妥约簩φ?,推動行業(yè)發(fā)展。
整個一個小時聽下來,其實增量信息并不多。大多是已有報道的匯總,但直播的效果達到了。羅永浩下播時抱拳感謝老鐵,一副勝利之姿。
普通消費者有誰去在乎預制菜的學術(shù)定義,羅永浩樸素解釋成“非現(xiàn)做”很容易被理解。
大量的網(wǎng)友站在了羅永浩的這一邊,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業(yè)內(nèi),一眾餐飲行業(yè)大佬集體聲援西貝。
為何會形成這種巨大反差,這恰恰說明了普通人和從業(yè)人員對預制菜的理解存在巨大鴻溝。
這也將是西貝接下來的一大難點。 西貝想為預制菜正名沒有那么容易。
昨晚西貝那邊也沒閑著,賈國龍在羅永浩直播期間也搞起了“西貝1.8萬伙伴跟羅永浩之戰(zhàn)!全員大會”。
羅永浩直播就拿著西貝后廚說話,賈國龍也應該意識到問題了,全國的員工們通過在線會議在聽從指導。
昨天,賈國龍在采訪中言辭激烈,他表示很多人都在勸自己不要硬剛,但他不愿意這樣,即使生意不做了,也一定要爭個黑白。
他還直言,“羅永浩就是要干西貝”,就是要起訴羅永浩。
對于賈國龍來說,短時間內(nèi)如何做好后廚開放是個難點,全國幾百家店,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情況。
同一個冷凍食材,羅永浩說是預制菜,而西貝公開信中明確表示不是預制菜,該信誰呢,西貝陷入了自證困境。
而顯然,羅永浩的樸素認知更容易被接受,西貝走輿論場這條路基本不通了,起訴或許成了最后的無奈之舉。
歡迎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