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話撂這兒,不過多久,咱就都不屬于這兒了! ”褚韶華被婆婆關進柴房時說的這句話,像刀子一樣扎人。 誰能想到,這竟成了陳家命運的預言。
柴房又冷又暗,但比不過陳太太的心冷。 就因為怕這個兒媳婦把陳家的錢拿到娘家,她像防賊一樣防著褚韶華。
老爺子在世時還好,褚韶華能做點事,畢竟公公心里明鏡似的,知道這兒媳婦顧大局、識大體,絕不會損害陳家利益。
可陳太太不這么想。 褚家是破落戶,她整天提心吊膽,就怕褚韶華貼補娘家。
老爺子和大兒子剛走,老太太就翻臉不認人,直接把褚韶華關進柴房,逼她交財權。 在陳太太眼里,褚韶華不姓陳,是外姓人,靠不住。
她寧可把藥鋪交給吃喝嫖賭的二兒子陳二順,也不交給整天撲在藥鋪上、盡心盡力的褚韶華。
這話真?zhèn)噶笋疑厝A的心。 她那時就心灰意冷地說出了那句預言。
陳二順確實不是做生意的料。 以前跟著陳老爺到北京做生意,就因為手腳不干凈,被親爹趕回老家,只留大兒子陳大順在藥鋪。
后來大順和二順都結了婚,陳老爺才又帶二順去北京。 其實老爺子本不想讓二順進藥鋪,架不住陳太太天天吹耳邊風。老祖宗的話沒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最先發(fā)現賬目有問題的是褚韶華。 查賬時發(fā)現少了幾百塊大洋,她沒聲張,只悄悄告訴了丈夫陳大順。 大順老實,沒往壞處想,以為二順只是記錯賬或有其他拆借。
褚韶華早就從陳太太那里聽說小叔子在藥鋪干的事,加上自己觀察,斷定陳二順就是個敗家子。
她為什么不告訴公公?因為她知道就算陳老爺發(fā)現少了幾百大洋,也不會把親兒子怎樣,最后二順還是會留在藥鋪。
褚韶華事業(yè)心強,一心想把陳記藥鋪做大做強,根本容不下陳二順這種蛀蟲。 可惜她在藥鋪沒話語權,只能借老爺子的手趕走二順。
在她的“縱容”下,陳二順膽子越來越大,竟在外面欠下一千多個大洋。 要債的堵了藥鋪的門,這事再也瞞不住了。 陳老爺一氣之下,把二順趕回老家。
就在褚韶華準備大干一場時,沒想到陳大順和陳老爺接連染病去世。
知子莫若父,陳老爺太了解二順了,家業(yè)交他手上,必敗光。 交給褚韶華,不僅能保住家產,還能做大做強。 所以臨死前,老爺子把家里生意都交給了褚韶華。
但令褚韶華心寒的是,陳太太根本沒按遺囑辦,而是把生意交給了陳二順。 褚韶華追問:“娘,爹定這事時您也在場,您說,我說的是不是實話? ”
陳太太直接否認:“我是個婦道人家,生意上的事不懂……我不記得他們說……”不止如此,陳太太又把褚韶華關進柴房,逼她交財權。
陳太太的計劃得逞了,陳二順接了生意。 但沒過多久,他就敗光家產,灰溜溜回了老家。
褚韶華不是混吃等死的人。 她在老家開了縫衣鋪子,把一半利潤交給陳太太。 照這樣下去,陳家很快能翻身。
但陳家偏偏逼得褚韶華背井離鄉(xiāng),去了上海。
就像褚韶華說的,天下哪有這么蠢的婆婆。 陳家剛有起色,陳太太就開始作妖。 為了延續(xù)陳家香火,她竟聽信讒言,要讓褚韶華和陳二順睡一張床,等褚韶華生了孩子,對外說是陳二順的。 有了孩子這軟肋,褚韶華就得給陳家打一輩子工。
陳太太機關算盡,卻沒想到褚韶華是不是任她拿捏的柔弱女子。 褚韶華性情剛烈、不服輸,不然也不會另起爐灶,在老家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陳太太剛說出這計劃,褚韶華立刻就翻臉了。 她這才意識到,有的人真的毫無底線。
褚韶華徹底心寒,與陳家一刀兩斷,一個人去了上海。
但褚韶華的苦難遠不止這些。 陳二順不僅敗家,還招惹了外面的狠角色,三獸幫。
這伙人早就和褚韶華有仇:當初她和陳大順新婚時,三獸幫來搶劫,反被褚韶華挾持了老大,丟了大臉。 陳家后來搬到北京, partly 也是為了躲他們。
結果陳二順不知天高地厚,又去招惹三獸幫,把禍水引回陳家。 三獸幫借機上門洗劫,不僅搶光所有家產,還害死了褚韶華的女兒。
女兒是褚韶華當時的精神支柱,女兒沒了,陳家也敗了,褚韶華徹底沒了牽掛。
褚韶華和陳大順雖然是包辦婚姻,但兩人婚姻美滿。 失去丈夫讓褚韶華痛苦,但她沒有沉浸其中。 回到鄉(xiāng)下后,她接縫補活兒,漸漸在縣城開了裁縫鋪子,日子眼看又要好起來。
但旁人的算計也跟著來了。 褚韶華的賺錢能力被陳家人看在眼里,他們生怕看不住這棵“搖錢樹”。 甚至想讓陳二順玷污她,把她一輩子捆在陳家。
褚韶華自受不了這氣,當下就要離開。 陳太太自然不放人,死死抓著她的女兒陳萱不放手。
褚韶華也心寒了,關了縣城的鋪子,拿出所有錢,找人跟陳家立契約:若陳家把女兒好好養(yǎng)大,那些錢都歸她們;若女兒有個閃失,她必定回來討說法、拿回錢。然后她決定孤身闖蕩上海。
離開前,她娘、大姨、哥哥和嫂子找來,不是為了送她,而是想榨干她最后的價值。 褚韶華心灰意冷,掏出身上十幾個大洋扔桌上,說這就是全部身家,給了他們自己就啥都沒了。
她娘只說“父母養(yǎng)你一場”,硬是狠心讓褚韶華舍下錢,只帶著包袱走了。
幸好北京還有一些至交好友,給了她一些錢財吃食,讓她路上用,她才安穩(wěn)到了上海。
在上海,她的商業(yè)天賦得到充分發(fā)揮。 從百貨公司售貨員做起,她憑借創(chuàng)新“買一送一”的銷售策略,成為月銷萬件的銷售冠軍,隨后晉升進入管理層。
僅僅一年時間,她就花8000大洋在租界置辦了一棟小洋樓。
但日子剛要好起來,老家的惡親戚又找上門。哥嫂和大姨來到上海,合計如何謀奪褚韶華的家產,甚至想用女兒的名義騙她回老家,迷暈賣到深山老林,好順理成章繼承她的家業(yè)。 結果反而算計掉自己的性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陳家弟媳的母親宋舅媽也來到上海,看她過得好,打起主意,最終因車禍喪生。
親戚屢屢喪命,給褚韶帶來議論。 為避禍,她去美國讀大學。 學成歸來后,她在上海人氣大漲。
褚韶華后來與戀人聞知秋結婚。 聞知秋成為上海市的一把手,她風光大嫁,生下一個兒子。
多年后,她成了商界女王,不僅與女兒重新相認,女兒還在著名大學讀了博士,兒子也很成器,最終人生圓滿。
褚韶華的故事,是那個時代許多掙扎女性的縮影。 她吃過陳二順的虧,失去過女兒,早就明白:靠男人的施舍站不穩(wěn),只有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的底氣。
劇里有句話特別貼她:“放下個人素質,享受缺德人生,拒絕精神內耗,有事直接發(fā)瘋,與其委屈自己,不如為難別人,敵強我弱,那就以命相搏。 ”
褚韶華就是這么活的,不委屈自己,不依附別人,哪怕摔得頭破血流,也能爬起來繼續(xù)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