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那范希文公,因直言忤逆了朝中權(quán)貴,被謫放至這江南煙水之地。這日正值深秋時節(jié),他獨自漫步于江畔,但見: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那范公素來憂國憂民,此番被貶,心中自是郁郁。他身著素色直裰,手持一卷《楚辭》,緩步而行。忽聞得一陣笛聲,從遠(yuǎn)處樓閣飄來,凄凄切切,更添了幾分愁緒。
"大人,這秋色雖好,終是蕭索,不如早些回府歇息罷。"隨行的老仆范忠勸道。
范公搖頭道:"你且去罷,待我賞完這江景。"說罷,長嘆一聲,將那《楚辭》卷起,望向遠(yuǎn)方。
那江上寒煙,似他心中愁緒,揮之不去。斜陽下的山巒,染上了一層金黃,可他卻無心欣賞。他想起朝堂上的紛爭,想起百姓的疾苦,更想起自己壯志未酬。
"大人,那邊有幾位鄉(xiāng)紳求見。"范忠又上前稟報。
范公微微頷首,道:"請他們進來。"
不多時,幾位衣著樸實的鄉(xiāng)紳進了亭子,為首的一位老者撲通跪下:"范大人,我等是附近村民,那豪強李員外強占了我等田地,還打死了我兒子,求大人做主啊!"
范公聞言,怒目圓睜,扶起老者:"豈有此理!本官定會為你們討回公道!"
次日,范公帶著幾名衙役,來到李府。那李員外是個肥頭大耳的惡霸,見范公前來,冷笑道:"范大人,您被貶至此,還是少管閑事為妙。"
范公正色道:"我范仲淹一生為民,豈會因個人得失而置百姓于不顧?你強占田地,打死人命,今日我定要將你繩之以法!"
那李員外見范公凜然不可犯,心中有些發(fā)虛,但仍是強撐道:"你有何證據(jù)?"
范公早有準(zhǔn)備,拿出狀紙和證人,一一指證。那李員外見事已敗露,只得低頭認(rèn)罪。
范公當(dāng)即下令,將李員外押入大牢,田地歸還村民。百姓們歡呼雀躍,對范公感恩戴德。

然而,此事卻驚動了朝中權(quán)貴。他們暗中勾結(jié),誣陷范公受賄,將他打入死牢。
那獄中陰冷潮濕,范公受盡折磨,卻始終不屈。他心中牽掛的,仍是百姓的疾苦。
"范大人,您受苦了。"一位獄卒偷偷遞來一張紙條,竟是百姓聯(lián)名為他申冤的狀子。
范公看罷,淚流滿面:"我范仲淹一生清正,能得百姓如此愛戴,死又何憾?"
終于,在百姓的奔走呼號下,真相大白。范公被無罪釋放,百姓們夾道歡迎。
可好景不長,朝中權(quán)貴又生毒計,再次將范公貶往更遠(yuǎn)之地。
離別那日,百姓們自發(fā)前來送行。一位老婦捧著熱粥:"范大人,您一路保重。"
范公接過粥,心中感動:"多謝各位厚愛,我范仲淹此生無憾。"
他轉(zhuǎn)身踏上旅途,那碧云天、黃葉地依舊,而他的背影,卻顯得愈發(fā)堅定。
( 注:此文乃根據(jù)北宋文學(xué)家范仲淹詞《蘇幕遮·碧云天》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