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中午吃了去年的煙熏肉,依然是香氣撲鼻,越嚼越回味。土豬肉就是口感好。 她們在你一言我一語,拼湊著熏肉的圖片,我靜靜地聽著眼前的熏肉場景,還有種深沉思緒在縈繞。記得曾寫過一篇:
標(biāo)題叫“煙熏肉”
寒風(fēng)凜冽,掠過一段干涸的小水溝。溝邊,幾戶人家湊在一起,正忙著熏肉??葜εc新葉——新鮮的柚子枝葉、柏樹丫枝、甘蔗皮等——在狹窄的溝里微弱地燃燒,發(fā)出“噼啪”“滋滋”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腌制的豬肉、牛肉、兔子、雞、鴨、鵝、魚、臘腸等,整齊地懸掛在橫搭的架子上,任由弱火微熱與濃煙繚繞。紙皮油布包裹了掛肉的架子,罩住升騰的煙霧,偶爾有幾縷煙氣從縫隙中泄露出來,卻也低矮地依附在罩布上,不愿散去。熏肉人不時撥弄幾下柴火,主宰著這煙火的節(jié)奏。圍觀的人們,有的咂舌驚嘆,有的交頭接耳,七嘴八舌;土坎上幾顆大樹枝頭的麻雀飛來飛去,嘰嘰喳喳,一派熱鬧景象。

我下意識地揉了揉眉心,試圖驅(qū)散這沉重的思緒,但那些念頭卻像溝里的煙霧,縈繞不散。我看著那些在煙火中漸漸變黑的肉,它們在濃煙的包圍下失去了原本的模樣,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在世俗的爐火中悄然褪色?我們以為自己是煙火的主宰,卻在不知不覺中,被煙火漸漸改變。煙霧里,我們一點點變深色,越陷越深。吞云吐霧皆虛妄,笑語歡聲盡渺茫。
我嘆了口氣,眼神不自覺地變得迷離。從鮮嫩的初心到干皺黃褐色的軀殼,我們都在煙火里掙扎,一邊渴望自由,一邊沉淪。我們以為自己與眾不同,卻都在煙火里失去了溫度。誰又不是那塊煙熏肉呢?我輕輕搖頭,嘴角勾起一絲自嘲的微笑,仿佛在嘲笑自己的無奈,卻又在命運的輪回里默默低頭。因為我們終究不是哪吒,無法在世俗的爐火中全身而退。塵世煙火催人老,初心易失夢難留。
不知不覺間,我的目光從眼前的煙火轉(zhuǎn)向了遠方的天空。那里的太陽、星辰、月亮,暫時被云霧遮蔽,偶爾穿透迷霧,傳播光芒。那是心底的火,是無論經(jīng)歷多少磨難,都不會熄滅的希望?;蛟S,這便是人間的模樣——在煙火的迷霧中迷失方向,卻仍心懷一絲不甘。
煙熏肉不僅僅是一種食物,它承載著傳統(tǒng)與記憶,每一口都仿佛在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愿你也能在它的香氣中,找到那份屬于味蕾的溫暖,更愿我們在煙火的洗禮中,仍能堅守初心,無論生活如何將我們熏染,心中那抹溫暖的光,永遠亮著。愿持溫火照前路,莫讓浮生染盡愁。
2025.02.27 丁詩嵐于成都龍泉
今天重讀遂得:
陳年的光 ——品舊臘肉有感
舊年煙火在齒間重新蘇醒
柏樹枝的秘語
甘蔗皮橘皮的甜澀
透過臘色紋理
返回那個冬天
土豬肉的香氣
沉入胃囊深處
竟釀出更深的窖藏
她們拼湊的圖片在桌上發(fā)光
而我卻聽見煙炱滲入纖維的聲響
那些被時間收緊的肉質(zhì) 正在沸水中舒展成
一片片軟化的琥珀色黃昏
所有深沉思緒都值得
再次熏烤
當(dāng)陳年滋味攀上舌苔的山巒
干涸的溝渠重新漲滿星光
原來滄桑不過是
歲月撒的鹽巴
越咀嚼 越透出
大地饋贈的甜
夕陽斜照廚房窗欞
灶臺上飄散的何止蒸汽 更是去冬封存的陽光
在瓷碗里第二次成熟
注:
臘味之妙在于
時光的二次發(fā)酵
如所有歷經(jīng)煙火的初心
終會在咀嚼中重現(xiàn)光芒
2025.09.12
丁詩嵐于成都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