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對誰一見鐘情那種, 是說,你多久沒遇到一件能讓你眼睛發(fā)亮、呼吸加快、忘記時間、渾身來勁的事了?
讀書翻兩頁就困,電影看十分鐘就想刷手機,出門嫌累,賺錢也覺得沒意思…… 我們好像一步步活成了一臺"運行良好"、卻毫無波瀾的機器。
不是你麻木了,也不是你懶, 而是你太久沒有聽從自己身體的信號了。

你的身體,比你更懂你。
▌一、你總在"想",卻很少"感受" 心理學(xué)上有個詞,叫"認(rèn)知—情緒脫節(jié)"。 意思就是你太習(xí)慣用腦子分析一切: "這個有前景嗎?" "那個劃算嗎?" "別人怎么看我?" 就連喜不喜歡一個人,都要列個優(yōu)缺點表格。
你做的每一個決定都很"對", 但你就是不開心。
因為你切斷了和情緒的連接, 而情緒,才是你活著的證明。

▌二、你的累,是你身體在喊"停" 很多人不是不努力, 而是努力的方向,跟自己的身體唱反調(diào)。
你逼自己應(yīng)酬,但其實你渴望獨處; 你熬夜加班,但身體明明在提醒你"我累了"; 你一想到明天要上班就胃疼、胸悶、喘不過氣…… 你卻告訴自己:"再忍忍。"
但身體從不說謊。 它用疲憊、失眠、焦慮、長痘、掉頭發(fā)…… 一次次提醒你:路走偏了。

▌三、什么才是真正的"生理性反應(yīng)"? 那不是一時沖動, 而是你一做某件事,就進入"心流"狀態(tài): 忘記時間、忘記自我,只覺得爽,渾身是勁。
比如: 你一聊某個話題就根本停不下來; 你一聽到某段音樂就忍不住擺動身體; 你為某個愛好熬夜也不覺得累……
那不是"玩物喪志", 那是你內(nèi)在的能量源泉。
別再說"熱愛不能當(dāng)飯吃", 現(xiàn)實中真正做成事的人, 都是被熱愛驅(qū)動的人。
因為他們愿意投入,毫不吝嗇時間, 做得開心,做得持久, 反而更容易脫穎而出。

▌四、別再問"這有什么用",先問"我喜不喜歡" 你可能會說: "我要養(yǎng)家啊。" "這不現(xiàn)實吧。"
但真正活明白的人, 不是做更多事,而是做更少、但更值得的事。
人生下半場,時間、精力、熱情都非常有限。 你浪費不起在毫無感覺的事情
▌五、贏在下半場的人,拼的不是耐力,是"覺察力" 他們開始: 遠離消耗能量的人際關(guān)系; 拒絕內(nèi)心排斥的工作; 只做那些讓自己眼睛發(fā)光的事。
這不是任性,這是清醒。
當(dāng)你真正開始傾聽自己的身體, 你就不再活在外界的期待里, 而是活出自己的樣子。

▌最后想說: 人活著,不是為了一路奔向終點, 而是為了感受一路的風(fēng)景。
如果你已經(jīng)很久沒有心跳加速、眼眶發(fā)熱、渾身充滿能量的感覺—— 是時候停下來,問問自己: "我究竟為什么而活?"
去做那件讓你起雞皮疙瘩的事。 去愛那個讓你忍不住笑起來的人。 去嘗試那個你一直不敢卻心心念念的夢想。
你的身體從不說謊, 只要你敢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