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買車這事,真是越來越講究“性價比”了,誰家能把價格打下來、配置提上去,誰就能在市場上笑傲一陣。最近鬧得最熱的,就是一汽大眾新出的速騰L,11萬出頭的價格,直接把本田思域往墻角里按。大家不禁要問了:速騰L這么一攪局,思域還香嗎?到底哪輛車更適合咱普通老百姓?
先跟大家把這事擺明白,買車為的啥?無非就是想用更少的錢,買到更靠譜、配置更高、用起來不鬧心的車。從前買思域,那就是看中它的“地球夢”發(fā)動機,又省油又有勁兒,開著還有點運動感??涩F(xiàn)在,速騰L來了,價格低了,油耗降了,配置高了,那想買思域的人該怎么選?能不能再等等再觀望觀望?
其實,這事表面上看起來是速騰L做了升級,把價格和油耗都壓得更實惠,但背后的邏輯卻是:如今的車市不再是哪個品牌牛就能永遠牛。各家廠家都在拼命卷,用更多的配置、更低的價格,來搶用戶。你看速騰L這次,指導(dǎo)價下調(diào),配置還加碼,本來預(yù)售說11.99萬起,結(jié)果上市直接下探到11.49萬,算下來比預(yù)售還便宜,將近10萬就能買到,給足了消費者實打?qū)嵉膬?yōu)惠。思域那邊雖說有優(yōu)惠,但總歸老氣橫秋一副“我不會太便宜”的勁頭,能拿出來的優(yōu)勢也就那么些。
可問題來了,真的便宜了就一定更好?我們就得思考一個特別現(xiàn)實的問題:你是想要性能,還是想要面子?你是每日通勤接送娃,碎碎念油耗,還是一年就出去浪一次,追求操控感強、動力激情?這兩輛車,速騰L和思域,其實各有自己的調(diào)性。
銷量上,速騰L絕對是勝者。這不是吹,單單今年每個月2萬臺的銷售量,已經(jīng)不是小打小鬧,直接拉開了和思域的檔次。思域現(xiàn)在月銷量也就三五千臺,跟速騰L差好大一截。很多人買車就是看這個數(shù)據(jù),“看大家都買啥,我就跟著買”,這心理非常普遍,也是大眾的優(yōu)勢。
再說性價比,你會發(fā)現(xiàn)速騰L做得很“厚道”。官方說三款車型,價格從14萬多到16萬多,實際優(yōu)惠下來,最低能做到11萬多,還能疊加各種補貼,妥妥的10萬級家用車。思域雖說高功版也能做到10萬出頭,但優(yōu)惠沒那么“實在”,有時候還得看地區(qū),看店,看你的關(guān)系。大部分老百姓,肯定愿意多要點便宜,少受點折磨。但話又說回來,思域貫徹自己那份“運動范”,死扛著不放松,也不是沒道理,畢竟人家多年積累下來的品牌粉絲,不在乎那點錢,愿意為了均衡的駕駛體驗多掏點,也是各花入各眼。
更有意思的,是動力這塊。誰說思域“地球夢”就沒人能打了?速騰L這次升級了1.5T渦輪,米勒循環(huán)、VGT可變截面等一堆黑科技,配上7檔雙離合,數(shù)據(jù)上看最大功率160匹,最大扭矩250牛米,跟思域高功版182匹馬力、扭矩240牛米比,好像差點意思。但你真要日常開,誰能一天到晚都拉到紅線?大部分時候這動力都用不上,大家更關(guān)心的是“油耗”,速騰L做到5.5升,思域還在6到6.3徘徊,一年下來多花不少油錢。油箱還從老款加大了一升,續(xù)航提升了70來公里,這些細節(jié),才是真正打動用戶的地方。
當然,有人又看空間和外觀。這兩車都是家用為主,速騰L車長都快逼近4米8,軸距也接近2米7,空間綽綽有余,不管裝人還是裝貨,都挺寬敞。思域雖然也不小,實際用下來速騰L因為“德系”調(diào)校,內(nèi)部空間還略有優(yōu)勢。至于車身設(shè)計和靈活性,本田一向主打運動,大眾這次轉(zhuǎn)彎半徑優(yōu)化,從5.8米到5.5米,靈活性已經(jīng)差不多,日常市區(qū)掉頭沒太大壓力。
說到這兒,不得不感慨一句,選車其實沒有絕對的對和錯,只有“合不合適”。你到底圖啥?你要是家里人口多,或者就是天天接送上下班,追求省心、耐用,那速騰L擺在那兒,絕對能讓你省不少事。你要是單身,或者就是喜歡偶爾激情一下,開山路、上高速、飆一把,那思域的運動好底子,也別招呼不及。
再聊聊配置差異,速騰L這三款車型的區(qū)別,全在于那些人性化的細節(jié)。比如精英型多三十項配置,輔助駕駛、智能座艙、氛圍燈、前后安全氣囊,反正就是一分錢一分貨。這種做法,也是大眾一貫的套路,你多花一點,享受的東西就多一層。豪華型再加6000,又給你更大的中控屏幕、感應(yīng)尾門、無線充電、雙區(qū)空調(diào)等等。這些東西你平時用上的不多,但是用到那一刻,確實方便。說白了,錢袋子粗點的選個精英型,實用為王入個時尚型也不虧。
別看速騰L現(xiàn)在呼聲高,其實大眾也是被卷著往前跑,合資品牌這兩年壓力很大,自主品牌一個勁兒往上沖,空間、配置、智能座艙,什么都得硬剛,再不升級就得被淘汰。思域也未必就坐以待斃,等明年、后年,誰知道不來一波大動作?說到底,中國市場這么大,有性價比、配置優(yōu)勢的車永遠有生存空間,誰也不用擔(dān)心自己過氣,只要能貼近老百姓的實際需求——省錢、省心、省力。
其實還有一個被忽略的問題,維修保養(yǎng)成本。速騰L不光購車便宜,后期零件隨處可見,維修也方便,這德國車雖然沒有日系車那么皮實,但大眾的技術(shù)底子扎實,用上五六年問題也不多。思域那邊,好在省油、發(fā)動機耐用,修起來也不算貴,就是碰上極少數(shù)小毛病不太好修。所以說,到底誰更適合你,還是要從實際出發(fā)。
還有人關(guān)心保值率,這點思域一直是合資車里的優(yōu)等生,轉(zhuǎn)手基本不用愁。速騰L雖然有大眾招牌,但新款剛上市,表現(xiàn)還得看時間,市場到底怎么反饋,等半年一年才知道。
最后要說,選車這事琢磨到極致,就是“別人的選擇是參考,你的需求才是標準”。喜歡誰就買誰,缺錢就看性價比,不缺錢就看喜歡。新速騰L的上市讓這個市場更有趣——原來11萬就能買到高配置、高顏值、高空間的合資車了。思域還香不香,不在于別人怎么說,只在于你自己怎么用。今天大家討論的不是“誰贏了思域”,而是自己“到底想要啥樣的車”。
看看這兩年買車的趨勢,越來越多人把“功能性”和“實用性”擺在第一位,八竿子打不著的運動性能、品牌信仰,終究還是少數(shù)人的愛好。大多數(shù)人,如今都盯著那條“購車花多少錢,能開幾年,能修幾次,萬一出問題好修不好修”。速騰L這波價格和配置上的進化,正好適應(yīng)了當下這股務(wù)實風(fēng)潮,也許就是接下來幾年家用緊湊型轎車的新標桿。思域要想翻身,也只能等下一個技術(shù)爆點了。
總之,買車回歸到生活,所有的花里胡哨、炫酷宣傳,其實都不如一句扎實的大白話:用得順手,買得踏實,修得方便,省下的都是錢,過得踏實才是幸福。速騰L這波操作,真的把很多傳統(tǒng)車企逼到了墻角,思域也必須再想些新招,否則可真就“不香了”。至于要不要爆單,先不著急下結(jié)論,咱再看看一年后誰能站到排行榜頭條,那才見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