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身是刺,嫩葉是上好的野菜,果實是兒時的零食,你們認(rèn)識嗎?
農(nóng)村野草皆是寶,有些野草還是藥用價值很高的中草藥,對身體的一些疾病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對于生長在農(nóng)村的朋友來說,多少也會認(rèn)識一些野草,比如益母草、魚腥草、七葉一枝花、了哥王、千斤拔、火炭母、牛筋草、石蟾蜍等,這些都是農(nóng)村常見的藥食同源的野草。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農(nóng)村常見的野草,這種野草有一個很奇怪的名字,叫做扛板歸。扛板歸又叫老虎脷、貓風(fēng)車、蛇不過、刺荖、花麥簕、蛇倒退等別名。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扛板歸為蓼科蓼屬攀援狀草本植物,它的莖為蜿蜒狀,有棱角,棱角上有倒生鉤刺,其葉呈三角形,葉柄、葉的邊緣以及背脈上都有小鉤刺。
可以說,扛板歸全身都是刺,一不小心就會刺到手。在民間有一種傳說,蛇遇到扛板歸跑不過去的說法,因而得名蛇不過。
扛板歸的花為白色和青紫色,果實卻很奇怪,為球形,呈黑色。
這種黑色的果實就是我們小時候為數(shù)不多的零食,吃起來有酸酸的味道,別有一番滋味,只是吃完過后滿嘴都變成黑色的。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扛板歸一般生于村邊、坡地、河邊、路邊、溪邊雜草叢中,如果你生長在農(nóng)村,對扛板歸一定不會陌生。
因為扛板歸可是農(nóng)民曾經(jīng)拿來喂豬的野草,記得小時候,每到假期就去割豬菜,而打板歸的嫩葉就是豬最喜歡吃的野菜,一割就是一大籃,可多了。
扛板歸的嫩葉也是上好的野菜,可加工成可口的菜肴,酸酸的味道,非常下飯,讓你吃完一碗還想再吃一碗。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
其實,扛板歸還是一種藥用價值很高的中草藥,其藥用全草,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濕的功效,可用于感冒、肺燥咳嗽、大腸濕熱、皮膚濕毒、小便混濁、痔瘡、毒蛇咬傷等病癥。
扛板歸是集飼、食、藥用于一身的寶貝,在民間是相當(dāng)珍貴的,每年的夏秋季,正是采摘扛板歸最好的季節(jié),可鮮用,也可曬干備用,偶爾拿來泡水喝,可祛除體內(nèi)的濕氣,有利于人體健康。
各位朋友,你們家鄉(xiāng)有扛板歸嗎?你們知道扛板歸有什么作用嗎?歡迎大家留言和評論哦,如果友友們喜歡我的文章,就為小編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