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新時代正緩緩開啟
歲壬子,寒風卷著黃沙掠過河北平原,刮得人睜不開眼。忽必烈勒馬駐足于桓州與撫州之間的官道上,身后是隨行的怯薛軍,鐵甲在風中發(fā)出沉悶的碰撞聲
"王爺,燕京急報。"一名探馬飛奔而來,單膝跪地,雙手呈上一封火漆密信。
忽必烈接過信箋,眉頭漸漸擰緊。信中說,憲宗蒙哥汗派斷事官牙魯瓦赤與不只兒總管天下財賦于燕京,僅一日之內便處決二十八人。更令人發(fā)指的是,其中一名盜馬賊已被杖責釋放,卻因有人獻上一把環(huán)刀,不只兒竟命人將已釋放的犯人追回,親手試刀斬首。
"荒唐!"忽必烈一掌拍在馬鞍上,戰(zhàn)馬受驚嘶鳴,"一日殺二十八人,必有冤屈。既已杖責釋放,又追回斬首,這是哪門子王法?"
幕僚劉秉忠策馬上前:"王爺息怒。牙魯瓦赤仗著大汗寵信,行事向來肆無忌憚。不只兒更是以酷吏聞名,兩人聯(lián)手,燕京百姓恐遭荼毒。"
忽必烈眼中閃過一絲銳光:"備馬,我要親赴燕京。"
三日后,燕京斷事官府衙前,血跡未干。不只兒正與牙魯瓦赤在廳內飲酒,忽聞門外一陣騷動。
"斷事官不只兒何在?"忽必烈大步踏入,身后親兵魚貫而入,將府衙團團圍住。
不只兒慌忙起身,酒盞打翻在地:"王、王爺駕到,下官有失遠迎..."
忽必烈目光如刀,掃過堂下跪著的幾名囚犯,又看向案幾上那把沾血的環(huán)刀:"聽說你一日處決二十八人?"
不只兒額頭沁出冷汗:"回王爺,這些都是抗稅刁民..."
"抗稅?"忽必烈冷笑,"可有詳審?可有人證物證?"
牙魯瓦赤見狀插話:"王爺明鑒,如今國庫空虛,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
"住口!"忽必烈一聲斷喝,"凡死罪,必詳讞而后行刑。你等草菅人命,與強盜何異?"他指向那把環(huán)刀,"尤其是這盜馬賊,既已杖責釋放,為何又追回斬首?"
不只兒雙腿發(fā)軟:"這……這……"
"說!"忽必烈一掌拍在案上,震得筆墨紙硯跳起。
不只兒撲通跪地:"下官……下官只是想試試新得的刀……"
廳內一片死寂。忽必烈眼中怒火更盛:"好一個試試刀!把人命當兒戲!"他轉身對親兵下令,"即刻將此事詳報大汗,請大汗定奪!"
離開斷事官府衙,忽必烈心情沉重。燕京城內,百姓閉戶,市集蕭條。一名老嫗跪在街邊,面前擺著賣不出去的粗布。
"老人家,生意可好?"忽必烈下馬詢問。
老嫗抬頭,渾濁的眼中滿是驚恐:"大人饒命,老身實在交不起稅了..."
劉秉忠低聲道:"王爺,自牙魯瓦赤來后,稅賦倍增,百姓賣兒鬻女者不在少數(shù)。"
忽必烈握緊拳頭:"傳令,即刻回開平。我要面見大汗。"
開平城外,金帳矗立。忽必烈在帳外等候召見時,蒙哥汗正與諸王商議西征事宜。
"大汗,忽必烈王爺求見。"侍衛(wèi)入帳稟報。
蒙哥汗放下手中地圖:"讓他進來。"
忽必烈入帳行禮:"臣弟參見大汗。"
蒙哥汗示意他起身:"聽說你去燕京了?牙魯瓦赤他們做得如何?"
忽必烈直視兄長:"大汗,一日殺二十八人,恐失民心。"
帳內諸王聞言色變。蒙哥汗瞇起眼睛:"哦?詳細說來。"
忽必烈將所見所聞一一道來,特別強調了不只兒為試刀而殺人的荒唐行徑。蒙哥汗聽完,沉默良久。
"你的意思是?"
"臣弟以為,當嚴懲不只兒,召回牙魯瓦赤。另請大汗準許改革稅制。"忽必烈趁機進言,"太宗朝設軍儲所收山東、河北丁糧,后改征銀帛,但戰(zhàn)事頻繁時,銀帛不能充饑。臣請于河上筑五倉,令民直接納糧。"
蒙哥汗若有所思:"你想恢復以糧代銀?"
"正是。既可減輕百姓兌換之苦,又能確保軍糧供應。"忽必烈頓了頓,"此外,臣請設專職官員管理,避免牙魯瓦赤之流中飽私囊。"
蒙哥汗看向其他諸王:"你們以為如何?"
諸王面面相覷,最終紛紛表示贊同。蒙哥汗點頭:"準你所請。不只兒交由你處置,牙魯瓦赤調回我身邊。河上五倉之事,你全權負責。"
忽必烈正要謝恩,忽有急報傳入:"報!宋軍攻我虢州盧氏、河南永寧、衛(wèi)州八柳渡,邊關告急!"
帳內一片嘩然。蒙哥汗拍案而起:"好個趙宋,趁我西征在即,竟敢犯邊!"
忽必烈上前一步:"大汗,臣弟有一策。"
"講。"
"請設經略司于汴梁,以忙哥、史天澤、楊惟中、趙璧為使,陳紀、楊果為參議。在唐州、鄧州等地實行軍屯,授兵與牛,敵來則戰(zhàn),敵去則耕。另設屯田萬戶于鄧州,加固城防。"忽必烈目光炯炯,"如此可保邊境無虞,大汗可安心西征。"
蒙哥汗凝視弟弟良久,忽然大笑:"好!就依你所言。此事也交由你全權處理。"
離開金帳,劉秉忠低聲道:"王爺,大汗這是將半壁江山托付于您啊。"
忽必烈望向南方:"不,他只是需要一個能穩(wěn)住后方的人。"他翻身上馬,"傳令下去,即刻啟程前往汴梁。另外,派人去請史天澤、楊惟中等人速來相見。"
一月后,汴梁經略司衙門內,忽必烈與諸位大臣正在議事。
史天澤指著地圖:"唐州、鄧州地勢險要,宜設重兵。但軍糧供應仍是問題。"
忽必烈點頭:"河上五倉已在建設中,秋收后便可儲糧。另外,我已下令減免受災州縣稅賦,讓百姓休養(yǎng)生息。"
楊惟中皺眉:"王爺仁慈,但恐國庫吃緊。"
忽必烈微微一笑:"楊公放心。我清查了牙魯瓦赤的賬目,追回贓款足抵半年稅收。"他轉向趙璧,"趙公,屯田之事進展如何?"
趙璧拱手:"回王爺,已招募流民五千戶,分配荒地耕種。來年若能豐收,可自給三成軍糧。"
正議間,侍衛(wèi)匆匆入內:"王爺,邊境急報!宋軍增兵永寧,似有大舉進攻之勢!"
眾人色變。忽必烈卻鎮(zhèn)定自若:"傳令鄧州屯田萬戶,按預定計劃防御。另派輕騎騷擾宋軍糧道。"他看向史天澤,"史公,請你親赴前線督戰(zhàn)。"
史天澤慨然應諾:"末將必不負王爺所托!"
當夜,忽必烈獨坐書房,審閱各地奏報。劉秉忠悄然入內:"王爺,夜深了。"
忽必烈揉了揉眉心:"河上五倉建成后,可儲糧百萬石。屆時無論軍需民用,都有保障。"
劉秉忠輕嘆:"王爺苦心,百姓必感念于心。只是……"
"只是什么?"
"大汗西征在即,王爺手握重兵,又得民心,恐招猜忌。"
忽必烈目光一凝:"我所作所為,皆為社稷。兄長明察秋毫,不會誤會。"他望向窗外明月,"況且,這天下……"
話未說完,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侍衛(wèi)高喊:"八百里加急!"
忽必烈霍然起身:"宣!"
信使?jié)M身塵土沖入:"王爺,大喜!史將軍在永寧大破宋軍,斬首三千,俘獲輜重無數(shù)!"
屋內眾人歡呼。忽必烈卻神色凝重:"我軍傷亡如何?"
"陣亡二百余人,傷五百。"
忽必烈閉目片刻:"傳令厚恤陣亡將士家屬,傷員妥善醫(yī)治。另,將捷報速報大汗。"
信使退下后,劉秉忠低聲道:"王爺,此戰(zhàn)大捷,您威望更盛……"
忽必烈抬手制止:"慎言。"他走到地圖前,手指劃過黃河,"當務之急是確保五倉如期完工。傳我令,明日啟程巡視河工。"
次日黎明,忽必烈率隊離開汴梁,向黃河進發(fā)。沿途田野間,農夫已在耕作。見到王爺儀仗,百姓紛紛跪拜。
一名老農大著膽子喊道:"王爺千歲!今年賦稅減了三成,小民們感激不盡!"
忽必烈勒馬停步:"好好耕種,來年若豐收,還可再減。"
百姓聞言,歡呼聲響徹田野。劉秉忠看在眼里,輕聲道:"得民心者得天下。"
忽必烈目視遠方,沒有回答。風吹起他的衣袍,獵獵作響。黃河的濤聲已隱約可聞,一個新的時代正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緩緩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