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聽之謂聰,內(nèi)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出自《史記·商君列傳》,意思是能聽取別人意見的叫作聰明,能自我反省的叫作明智,能克制、戰(zhàn)勝自己的叫作強者。
人最難戰(zhàn)勝的是自己,而生活中的我們,卻又總是被自我局限,聽不進逆耳之言,不愿直面自身問題,一味在舒適區(qū)徘徊。而真正的成長,始于打開耳朵接納世界,始于靜下心來審視自己,始于勇敢地挑戰(zhàn)自我。當我們能以開放的心態(tài)對待他人,以坦誠的態(tài)度面對自己,以堅韌的意志戰(zhàn)勝自己,方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穩(wěn)更遠,成為真正內(nèi)心強大的人。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出自《漢書·傳·東方朔傳》,意思是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人太過精明,就沒有伙伴。

精誠所加,金石為開。
出自《后漢書·列傳·光武十王列傳》,意思是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比喻以至誠之心做事,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誠心是一種強大的動力,它能激發(fā)人的潛能,讓人爆發(fā)出超乎尋常的力量。當我們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生活,對待每一件事,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付出,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看似難以克服的困難,都會在這份誠心面前低頭。生活從不會辜負那些真心付出的人,只要我們心懷誠意,全力以赴,就一定能在自己的人生中開辟出一條道路,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與追求。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出自《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意思是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壞事就去做,不要因為是件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鉛刀有干將之志,螢燭希日月之光。
出自《晉書·列傳·第五十六章》,意思是鉛刀雖柔軟,但卻不失磨礪成為鋒利寶劍的志向;螢火雖弱,亦希冀與日月之光比肩。
也許我們沒有優(yōu)越的條件,沒有非凡的才華,但“志”不分高低貴賤,不管出身如何,能力大小,都有擁有遠大的理想的權利,同時,每一個認真追求夢想的人也都值得被尊重。我們不應因自己的平凡而自卑,不應因現(xiàn)實的艱難而放棄夢想。只要心中有“志”,并且為之努力奮斗,哪怕像鉛刀、螢燭一樣,也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芒,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