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幼明先生于2000年所作《夜宿古兜溫泉度假村》一詩,以清新雅致的筆調描繪了古兜溫泉的自然美景與人文意境,短短四句,意境深遠,情韻悠長。詩曰:“明月圓圓照古兜,溫泉水滑洗凝愁。青山靜寂星空耀,香荔隨風上小樓?!贝嗽婋m寥寥數語,卻如一幅淡彩水墨,將夜宿溫泉的閑適、自然山水的靜謐與心靈的舒展融為一體,令人讀之如臨其境,心曠神怡。
首句“明月圓圓照古兜”,開篇即以宏闊之景入筆,勾勒出一幅靜謐的夜色圖景?!懊髟聢A圓”四字,既點明了時間——當為月圓之夜,又以疊詞“圓圓”強化了月輪的圓滿與柔和,賦予畫面一種溫潤的美感。月光如水,灑落于古兜山間,為整個度假村披上一層銀紗,營造出寧靜、安詳的氛圍。古兜,作為地名,承載著嶺南山水的靈秀之氣,而“照”字則賦予月光以靈性,仿佛天地有情,特意將清輝灑向這片人間凈土。此句不僅寫景,更暗含一種天人合一的哲思——人處自然之中,與明月共輝,心亦隨之澄明。
次句“溫泉水滑洗凝愁”,筆鋒由天際轉入人間,聚焦于溫泉這一核心意象。“溫泉水滑”四字,令人聯想到唐代白居易《長恨歌》中“溫泉水滑洗凝脂”的經典描寫,借典而不拘于典,巧妙化用,賦予溫泉以柔美、滋養(yǎng)的特質。此處“滑”字用得極妙,既寫出泉水的細膩溫潤,又暗喻身心在溫泉中得以舒展、放松的過程?!跋茨睢比?,則直抒胸臆,道出溫泉的療愈之功。所謂“凝愁”,非一時之憂,而是積壓于心的煩憂與疲憊。在熱氣氤氳的溫泉中,身體的寒氣被驅散,心靈的重負亦隨之融化。此句不僅寫出了溫泉的物理功效,更揭示了其精神層面的撫慰作用——在自然的懷抱中,人得以暫時忘卻塵世紛擾,回歸本真。
第三句“青山靜寂星空耀”,再度將視野拉遠,由近及遠,由地及天。青山在夜色中沉靜肅穆,仿佛守護著這片凈土的巨人;而星空則璀璨奪目,銀河橫亙,繁星點點,與山影相映成趣。此句以“靜寂”與“耀”形成鮮明對比:山是靜的,星是動的;山是沉的,星是亮的。動靜之間,顯現出大自然的和諧與壯美。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想起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皆以靜寫動,以無聲襯有聲,營造出空靈深遠的藝術境界。在這樣的天地之間,人顯得如此渺小,卻又如此自由,心靈在浩瀚星空下得以無限延展。
末句“香荔隨風上小樓”,筆觸又回到人間煙火,卻依然不失詩意?!跋憷蟆秉c出嶺南特有的風物——荔枝,不僅增添了地域色彩,更以“香”字喚醒嗅覺體驗,使畫面更加立體。夏秋之交,荔枝成熟,果香四溢,隨晚風輕輕飄入小樓,仿佛自然的饋贈悄然降臨。而“上小樓”三字,則賦予香氣以靈性,仿佛它也懂得尋人而來,為夜宿者送來一份甜蜜的慰藉。此句看似平淡,實則意蘊無窮:人在小樓中,心卻隨香氣飄蕩于山水之間,物我交融,渾然一體。
縱觀全詩,四句皆景,卻句句含情。詩人并未直接言說“我如何愉悅”,而是通過明月、溫泉、青山、星空、香荔等意象的精心組合,構建出一個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理想境界。這種“以景結情”的手法,正是古典詩歌的精髓所在。詩中所描繪的,不僅是古兜溫泉的自然風光,更是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尋得一方靜謐之地,讓身體在溫泉中舒展,讓心靈在山水間安放。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古兜溫泉度假村已發(fā)展為國家4A級景區(qū),集溫泉養(yǎng)生、休閑度假、商務會議于一體,擁有羅馬殿、唐宮、日式風呂等多種風格的溫泉區(qū),更有觀光纜車直達熊婆山頂,可俯瞰林海松濤,參拜古兜財神。然而,無論設施如何現代化,孫幼明詩中所描繪的那份寧靜與詩意,依然是古兜溫泉最動人的靈魂。明月依舊,青山依舊,溫泉水依舊滑潤,香荔依舊隨風飄香。在快節(jié)奏的都市生活之外,這里依然是人們“洗凝愁”的理想之地。
此詩不僅是一首寫景抒情的佳作,更是一份珍貴的文化記憶。它提醒我們,在追求物質享受的同時,不應忘記對自然之美與心靈寧靜的追尋。古兜溫泉的魅力,不僅在于其罕見的海洋溫泉與氡溫泉雙泉并存,更在于它所承載的那份詩意棲居的理想。孫幼明以詩人之眼,捕捉了這份美好,并以短短四句,將其永恒定格。今日讀來,依然令人心馳神往,仿佛那明月、那溫泉、那香風,正輕輕拂過心田,洗去塵慮,帶來久違的安寧與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