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總說我‘笨’,還故意撞我,可我不敢說‘不’,怕他打得更狠?!薄八麄儾桓彝?,還讓別人也別理我,我只能假裝沒看見,躲著他們走。” 面對霸凌,很多孩子選擇 “忍”,不是因為 “懦弱”,而是因為 “害怕”—— 怕反抗后遭到更兇狠的報復(fù),怕沒人相信自己,怕被貼上 “麻煩” 的標簽。想要幫孩子從 “不敢反抗” 走向 “敢于保護自己”,關(guān)鍵不是教孩子 “以暴制暴”,而是通過 “心理建設(shè) + 技巧學(xué)習(xí) + 支持系統(tǒng)”,讓孩子有底氣、有方法地應(yīng)對霸凌,真正擺脫 “被動承受” 的困境。
?

第一步:先 “破恐懼”,幫孩子建立 “反抗的心理底氣”?
孩子不敢反抗霸凌,根源是 “恐懼大于勇氣”—— 他們在心里不斷放大 “反抗的后果”,卻看不到 “自己的權(quán)利”。家長要做的第一步,是幫孩子 “打破恐懼認知”,讓他們明白 “反抗不是錯,保護自己是正當(dāng)權(quán)利”,建立反抗的心理底氣。?
1. 用 “事實拆解” 消除 “報復(fù)恐懼”?
很多孩子不敢反抗,是怕 “說了之后,他會更欺負我”。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 “拆解恐懼”:“你覺得他會怎么報復(fù)你?是像以前一樣撞你,還是會做更過分的事?”“如果他真的更過分,我們可以告訴老師和爸爸媽媽,我們會和你一起面對,不會讓他繼續(xù)欺負你?!?同時,用真實案例告訴孩子:“大多數(shù)霸凌者都是‘欺軟怕硬’,你勇敢說‘不’,他反而會不敢再欺負你;就算他繼續(xù),我們也有辦法保護你,比你一直忍著要好?!?通過 “直面恐懼 + 給出解決方案”,讓孩子知道 “反抗的后果可控,不用一直害怕”。?
2. 用 “權(quán)利確認” 強化 “自我認同”?
孩子不敢反抗,還可能是覺得 “自己沒資格拒絕”,甚至覺得 “他欺負我,是因為我不好”。家長要反復(fù)告訴孩子:“不管別人怎么說、怎么做,你都有權(quán)利拒絕被欺負 —— 他沒資格罵你、推你,沒資格孤立你,這些不是你的錯,是他做得不對。” 可以和孩子一起做 “權(quán)利卡片”,寫上 “我有權(quán)拒絕他人的惡意對待”“我有權(quán)保護自己的身體和尊嚴”“我有權(quán)向大人求助”,貼在孩子書包里,讓孩子隨時看到,提醒自己 “我有權(quán)利反抗”。?
第二步:再 “學(xué)方法”,教孩子 3 個 “零沖突反抗技巧”?
孩子敢反抗后,還需要 “具體方法”—— 不是讓孩子和霸凌者 “吵架、打架”,而是用 “零沖突、高效果” 的方式,讓霸凌者停止傷害,同時保護自己不陷入更大危險。?
1. 應(yīng)對 “言語霸凌”:用 “堅定回應(yīng)” 代替 “沉默或爭吵”?
面對 “你真笨”“沒人喜歡你” 等言語羞辱,很多孩子要么沉默忍受,要么急著反駁 “我才不笨”,反而讓霸凌者更興奮。教孩子用 “短句 + 堅定語氣” 回應(yīng),比如:?
- 眼神看著對方,聲音清晰地說:“你這樣說不對,請你停止。”?
- 重復(fù) 2-3 次,如果對方還繼續(xù),就轉(zhuǎn)身離開,不跟他糾纏。?
這種回應(yīng)既沒有 “示弱”,也沒有 “激化矛盾”,能讓霸凌者知道 “你不好欺負”,同時避免陷入 “吵架循環(huán)”。比如 10 歲的小宇,以前被同學(xué)罵 “胖” 時只會哭,學(xué)會這個方法后,他看著同學(xué)說 “你這樣說不對,請你停止”,重復(fù)兩次后轉(zhuǎn)身走,同學(xué)后來就很少再罵他了。?
2. 應(yīng)對 “肢體霸凌”:用 “靈活躲避 + 大聲求助” 保護自己?
如果遇到推搡、拉扯、搶東西等肢體霸凌,教孩子 “不硬碰硬”,優(yōu)先保護自己:?
- 第一時間躲開對方的動作,比如對方伸手推你時,往旁邊側(cè)身,避免被推倒;?
- 同時大聲喊出 “你別碰我!”“有人欺負我!”,吸引周圍老師或同學(xué)的注意;?
- 如果對方繼續(xù),就往人多的地方跑,找到老師或信任的大人求助。?
要讓孩子知道:“和霸凌者打架不是勇敢,保護自己不受傷才是最重要的。大聲求助不是‘膽小’,是聰明的做法,能讓大人及時幫你?!?/span>?
3. 應(yīng)對 “孤立霸凌”:用 “主動聯(lián)結(jié)” 打破 “被排擠困境”?
面對 “沒人跟你玩”“我們都不喜歡你” 的孤立,孩子容易陷入 “自我否定”。教孩子 “不討好、不卑微”,主動尋找 “同類伙伴”:?
- 觀察班級里 “友善、不參與孤立” 的同學(xué),主動和他們打招呼,比如 “你也喜歡看漫畫嗎?我家里有一本,下次可以借給你”;?
- 參加班級活動或興趣小組(如畫畫、跳繩),在共同興趣中認識新朋友,慢慢建立自己的小圈子;?
- 如果孤立情況嚴重,就告訴老師:“他們不跟我玩,還讓別人也別理我,我覺得很孤單,希望老師能幫我?!?/span>?
讓孩子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要喜歡你,只要有幾個真心朋友就夠了;被他們孤立不是你的錯,是他們的問題,你值得被友善對待?!?/span>?
第三步:建 “支持網(wǎng)”,讓孩子知道 “反抗不是一個人的事”?
孩子敢反抗、會反抗,還需要 “背后的支持”—— 如果孩子覺得 “就算我反抗,也沒人幫我”,還是會不敢行動。家長和學(xué)校要一起為孩子搭建 “支持網(wǎng)”,讓孩子知道 “反抗不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
1. 家長做 “第一后盾”:讓孩子敢 “說出來”?
告訴孩子:“不管你遇到什么霸凌,哪怕你覺得‘是小事’,都可以第一時間告訴爸爸媽媽,我們不會罵你‘沒用’,也不會說‘你怎么不自己解決’,我們會和你一起想辦法。” 當(dāng)孩子說出被霸凌的事時,先共情 “你一定很害怕、很委屈吧”,再和孩子一起商量解決辦法,比如 “我們明天一起找老師溝通,或者我們一起練習(xí)怎么回應(yīng)他”,讓孩子感受到 “爸爸媽媽永遠站在你這邊”。?
2. 學(xué)校做 “安全保障”:讓孩子敢 “求幫助”?
家長要主動和學(xué)校溝通,確認學(xué)校有 “霸凌應(yīng)對機制”,比如:?
- 告訴孩子 “遇到霸凌,找班主任或德育老師都可以,老師會幫你處理”;?
- 如果一次溝通沒效果,就持續(xù)跟進,直到學(xué)校采取實際措施(如批評霸凌者、關(guān)注孩子在校安全),讓孩子知道 “學(xué)校會保護我,不會讓霸凌繼續(xù)”。?
從 “不敢” 到 “敢”,孩子需要的不是 “突然變得勇敢”,而是 “有人幫他打破恐懼,教他方法,做他后盾”。家長要做的,是用耐心和支持,陪孩子一步步走出 “被動承受” 的陰影,讓他們知道:“你不用一個人面對霸凌,你有權(quán)利保護自己,也有很多人會幫你?!?當(dāng)孩子有了這份底氣,才能真正從 “害怕反抗” 變成 “敢于保護自己”,在校園里自信、安全地成長。#創(chuàng)作挑戰(zhàn)賽十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