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愁賦

人謂痛苦必有緣由,實則未必。世間多少人,并未作惡造孽,亦無大是大非,卻依然陷在苦楚之中,難以自拔。這苦楚如影隨形,不即不離,竟不知從何而來,又向何而去。
我看那閑散之人,最易生出許多無端煩惱。地若閑置,雜草便叢生,蔓蔓枝枝,不久就荒蕪了;人若閑置,思緒便如野草,東一根西一簇,雜亂無章地生長。起初或只是些許無聊,漸漸就化作千頭萬緒的愁煩,纏繞心頭,揮之不去。

忙碌確是世上最便宜的藥。不必是甚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yè),即便是灑掃庭院、烹煮羹湯、讀寫書信,但凡能使手腳不得閑,心思有所系,便足以抵擋那無端襲來的悵惘。手頭有事可做的人,眼中自有光亮,那光亮雖微,卻足以照見前路,不致迷失在自我的迷宮中。
身閑則生雜事。人一空閑,便覺處處不順眼,事事不稱心。桌椅擺放略有偏差,言語間稍有齟齬,都能引出無限事端。原本無足輕重的小節(jié),在閑人眼中放大成了不得的大事,于是平地起風(fēng)波,自尋出許多煩惱來。

心閑更生雜念。心若無所寄托,便如脫韁野馬,四處奔竄,不免踐踏了心中的園圃。往事前塵,得失榮辱,一一涌上心頭,翻來覆去地咀嚼,愈嚼愈覺苦澀。這些雜念如霧如靄,彌漫心間,使明明朗朗的心境變得陰郁沉悶。
我曾見一老農(nóng),年逾古稀,仍日日下田。兒女勸他休息,他道:“手??谕?,心停命停?!背趼劜挥X其意,后細(xì)思之,方知其中深意。勞作不僅為了糊口,更是為了安頓那顆跳動不寧的心。使手足勤勉,心有所注,自然無暇生出許多無謂的思量。

當(dāng)然,忙碌亦要有度。若是忙得失去了自我,成了無頭蒼蠅,亦是過猶不及。真正的忙碌,當(dāng)是心手相應(yīng),有事可為,有盼可期。如舟行水中,有槳可劃,有岸可抵,方能避開漩渦,不致沉沒。

人活世間,總要有所執(zhí)著?;驁?zhí)著于學(xué)問,或執(zhí)著于技藝,或執(zhí)著于家常,總之要有一事系心,方不致被閑愁所困。這執(zhí)著不必很大,不必很重,只需足夠填滿每日的光陰,使心神有所歸依。
由此可見,人生在世,忙忙碌碌原不是壞事。至少忙碌之人,少有工夫去咀嚼苦楚,去放大哀愁。他們的苦樂系于實在的事物上,而非虛空妄念之中。如此看來,忙碌豈非上天賜予凡人的一種慈悲?

愿世人皆得適當(dāng)?shù)拿β?,以抵那無端生出的閑愁。手足勤勉,心神專一,庶幾可避許多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