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建議多給孩子吃自帶“能量”的菜,營養(yǎng)好吸收,改善體質(zhì),秋冬少生病
老一輩常說:“立秋貼秋膘,入冬身體好?!?/p>
立秋一過,天氣說變就變。白天還有些熱,早晚卻涼得厲害。對大人來說尚且容易著涼,更別說正長身體的小朋友了。
這個季節(jié)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就是:肚子不消化、手腳冰涼、免疫力低下動不動就感冒發(fā)燒。
與其等孩子生病了再補,不如現(xiàn)在就開始悄悄“蓄能”——靠吃增強體質(zhì),提前預防秋冬反復生病。
下面這幾道菜,都是我家秋天常做的“營養(yǎng)擔當”。每道都簡單易做,好吃不膩,孩子吃著愛,家長看著安心!
一、板栗燜排骨
增強免疫力,養(yǎng)脾胃,強筋骨
板栗+排骨,這組合真的是秋天一絕!
板栗富含維生素B、鈣、磷、鐵等營養(yǎng),能健脾胃、補腎氣、強筋骨。排骨則提供優(yōu)質(zhì)蛋白與鈣質(zhì),對正在長身體的孩子非常有幫助。
秋天常吃這道菜,既能“補膘”,又能幫孩子抗寒增強抵抗力。
食材準備:
排骨 400g
板栗 200g(超市去殼裝更方便)
姜片適量
生抽、老抽、蠔油、冰糖、鹽、八角
做法:
排骨冷水下鍋焯水去腥,撈出洗凈。
板栗去殼洗凈,備用。
熱鍋加油,下姜片炒香,加入排骨翻炒至表面微焦。
加入生抽、老抽、冰糖、八角,倒入熱水沒過排骨,蓋上鍋蓋燜煮20分鐘。
加入板栗和一勺蠔油,繼續(xù)燜20分鐘至板栗軟糯,最后大火收汁即可。
小貼士: 如果擔心油膩,可換成瘦排或少放油,孩子也能吃得香!
二、山藥炒肉片
養(yǎng)脾胃、助吸收,提升消化力
秋天孩子沒胃口?多半是脾胃弱了!
山藥被譽為“食中上品”,養(yǎng)脾胃、助消化、補肺腎,非常適合孩子換季時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的時候吃。配上肉片,葷素搭配,清爽又不油膩。
食材準備:
豬梅肉 200g
鐵棍山藥 1根
姜蒜適量
鹽、生抽、淀粉
做法:
肉切薄片,用生抽+淀粉腌10分鐘,山藥切片后焯水備用;
熱鍋下油炒香姜蒜,放入腌好的肉片炒至變色,盛出備用;
另起鍋,底油炒山藥至微黃,倒入炒好的肉片,加鹽快速翻炒均勻即可。
營養(yǎng)重點: 山藥含有豐富的淀粉酶,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yǎng),改善積食和虛胖問題。
三、雞頭米蘆筍炒蝦仁
調(diào)理肝脾腎三臟,增強抵抗力
孩子肚子總脹氣、愛放屁、便秘?那得調(diào)肝健脾!
雞頭米軟糯香甜,養(yǎng)脾開胃,蘆筍富含膳食纖維,幫助肝臟排毒、通便清熱,蝦仁是孩子最好的蛋白來源之一,肉質(zhì)細膩、不油膩、易消化。
這道菜清新爽口,做法簡單,是秋天調(diào)理孩子體質(zhì)的“寶藏菜”。
食材準備:
雞頭米 1小碗(超市冷凍區(qū)有售)
蘆筍 1把
鮮蝦 8~10只(去殼留蝦仁)
蛋清、鹽、料酒、胡椒粉
做法:
蝦仁加少許蛋清、料酒、鹽、胡椒粉腌制5分鐘;
蘆筍切段,雞頭米和蘆筍一起焯水備用;
熱鍋下油,先炒蝦仁至變色,再倒入蘆筍和雞頭米,加鹽翻炒均勻即可。
建議搭配: 吃這道菜的時候給孩子搭配一小碗山藥米粥,潤燥通便,效果翻倍!
秋天是“調(diào)養(yǎng)”的黃金時期,尤其是孩子,體質(zhì)在悄悄改變,一不注意就容易頻繁生病。
與其到冬天再花時間“補”,不如現(xiàn)在就讓孩子吃得對、吃得好!
不需要大魚大肉,這些“家常能量菜”就能輕輕松松幫你養(yǎng)出健康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