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太讓我失望了!居然在期中考試里抄同桌的答案,今天必須把這張試卷抄 10 遍,再寫 500 字檢討!” 客廳里,爸爸周先生把試卷摔在 12 歲的兒子小宇面前,語氣里滿是憤怒。媽媽劉女士急忙攔住丈夫,紅著眼眶反駁:“你先別著急罵他!你問過孩子為什么作弊嗎?萬一他是因為怕考不好被你批評,才一時糊涂呢?光靠懲罰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兩人吵得面紅耳赤,小宇低著頭,雙手緊緊攥著衣角,眼淚順著臉頰往下掉 —— 這已經是家里第一次因為 “考試作弊” 爆發(fā)沖突,而這樣的場景,正發(fā)生在不少面臨孩子誠信教育難題的家庭中。
考試作弊是中小學階段常見的問題,據某教育機構調研顯示,超過 30% 的中小學生承認 “曾在考試中嘗試過作弊”,作弊方式從傳紙條、偷看同桌答案,到使用電子設備等層出不窮。面對孩子的作弊行為,很多家長第一反應就是 “嚴厲懲罰”,認為 “不打不罵不長記性”,卻很少思考:孩子為什么會作弊?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樹立誠信意識?以下幾個真實案例,或許能給家長們帶來啟發(fā)。
案例一:嚴厲懲罰下,孩子用 “謊言” 掩蓋錯誤
上海的男孩樂樂,上小學五年級時,因為數學考試前沒認真復習,擔心考不好被爸爸批評,便在考試中偷偷看了同桌的答案,最終考了 85 分。本以為能蒙混過關,可沒過多久,老師就把樂樂作弊的事告訴了家長。
爸爸李先生得知后,怒火中燒,不僅把樂樂的試卷撕得粉碎,還讓他在客廳罰站了 3 小時,罰抄數學課本 10 遍,并且一個月不準玩任何電子產品。樂樂又怕又委屈,哭著承認了錯誤,可這次嚴厲的懲罰,并沒有讓他真正認識到作弊的危害,反而讓他學會了 “用謊言掩蓋錯誤”。
后來,樂樂每次考試前都會緊張得失眠,一旦沒復習好,就會想各種辦法作弊,而且作弊手段越來越隱蔽 —— 把公式寫在橡皮上、把知識點藏在筆袋夾層里,甚至和同學約定 “暗號” 傳遞答案。直到有一次作弊被監(jiān)考老師當場抓住,學校給予警告處分,李先生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以為懲罰能讓他改正錯誤,沒想到反而讓他變得越來越會撒謊、越來越膽大包天?!?李先生后悔不已。
案例二:了解原因 + 耐心引導,讓孩子主動承認錯誤
北京的女孩小雅,上初一后,第一次月考就因為作弊被老師發(fā)現(xiàn)。媽媽王女士接到老師電話時,并沒有立刻批評小雅,而是先冷靜下來,等小雅放學回家后,心平氣和地和她聊了起來。
“媽媽知道你平時學習很努力,這次為什么會在考試中作弊呢?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難了?” 王女士溫柔的語氣讓小雅放下了戒備,她哭著說出了原因:“我怕考不好,同學們會嘲笑我,老師也會對我失望,而且你之前說過,月考成績不好就不能參加舞蹈興趣班了。”
了解到小雅作弊的根源是 “害怕失敗、擔心失去興趣班資格” 后,王女士沒有指責她,而是耐心地說:“媽媽知道你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也喜歡跳舞,但作弊得到的好成績是虛假的,不僅不能證明你的實力,還會讓你失去別人的信任。這次我們一起分析沒考好的原因,制定復習計劃,只要你努力了,就算成績暫時不好,媽媽也不會怪你,舞蹈班也可以繼續(xù)上?!?/div>
之后,王女士和小雅一起梳理了薄弱知識點,每天陪她復習 30 分鐘,還和老師溝通,希望老師能多鼓勵小雅。第二次月考,小雅雖然只考了 75 分,但這是她憑自己實力考出的成績,她主動把成績告訴了媽媽,還說:“雖然分數不高,但我沒有作弊,心里很踏實?!?王女士笑著表揚她:“你能誠實面對自己的成績,比考 100 分還棒!”
案例三:忽視作弊背后的心理需求,孩子陷入 “誠信危機”
廣州的男孩小遠,上小學四年級時,第一次作弊是因為想得到爸爸承諾的 “考 90 分就給買游戲機” 的獎勵。爸爸發(fā)現(xiàn)小遠作弊后,只是簡單地罵了他一句 “不誠實”,就沒再深究,也沒給小遠買游戲機。
本以為小遠會吸取教訓,可沒想到,之后的考試中,小遠又多次作弊,甚至在期末考試中,因為偷看被同學舉報,被學校記過。爸爸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可無論怎么打罵,小遠都不愿意說出作弊的原因。
后來,在心理老師的幫助下,小遠才說出心里話:“爸爸每次只看我的成績,考得好就給獎勵,考得不好就批評我,我覺得只有考高分才能得到他的喜歡,所以才會作弊?!?小遠的話讓爸爸恍然大悟:自己只關注成績,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求,才導致孩子用作弊的方式博取關注和獎勵。
從那以后,爸爸不再用成績衡量小遠的好壞,而是多關注他的學習過程和情緒變化,經常鼓勵他:“只要你認真學習,就算成績不好,爸爸也為你驕傲?!?慢慢的,小遠再也沒有作弊過,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
孩子作弊,正確教育需避開 “三大誤區(qū)”,做好 “四個關鍵”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孩子考試作弊并非 “不可救藥”,關鍵在于家長是否能找到作弊背后的原因,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容易陷入以下三大誤區(qū),導致問題愈發(fā)嚴重:
一是避開 “只重懲罰,不找原因” 的誤區(qū)。很多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作弊后,第一反應就是打罵、懲罰,卻不了解孩子為什么作弊 —— 是害怕失敗、擔心被批評,還是為了得到獎勵、迎合家長的期待?不找到根源,單純的懲罰只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甚至變本加厲。
二是避開 “過度指責,否定孩子” 的誤區(qū)。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會說 “你怎么這么不誠實”“作弊的孩子沒人喜歡” 等否定性語言,這些話會嚴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覺得 “我就是個不誠實的人”,從而破罐子破摔,不再愿意改正錯誤。
三是避開 “忽視引導,放任不管” 的誤區(qū)。部分家長認為 “孩子小,作弊只是一時糊涂,長大了就好了”,對孩子的作弊行為視而不見,不及時教育引導,導致孩子養(yǎng)成 “不誠信” 的習慣,影響未來的學習和生活。
要正確教育作弊的孩子,家長需要做好以下四個關鍵:
第一,冷靜溝通,了解作弊原因。發(fā)現(xiàn)孩子作弊后,家長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打罵、指責,用溫和的語氣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作弊的真正原因 —— 是學習壓力大、害怕失敗,還是為了得到獎勵、模仿他人?只有找到根源,才能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第二,明確態(tài)度,讓孩子認識到錯誤。在了解原因后,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 “作弊是錯誤的行為”,讓孩子知道作弊不僅違反了考試規(guī)則,還會失去別人的信任,對自己的成長沒有任何好處。同時,要讓孩子明白 “誠實比成績更重要”,即使考得不好,只要努力了,就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制定計劃,幫助孩子提升實力。很多孩子作弊是因為 “擔心考不好”,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幫助孩子提升成績。比如,每天花 30 分鐘復習薄弱知識點,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請教老師或同學;定期進行模擬測試,讓孩子熟悉考試流程,減少對考試的恐懼。
第四,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孩子的誠信意識。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以身作則,誠實守信,比如答應孩子的事情要做到,不撒謊、不欺騙,用自己的言行給孩子樹立好榜樣。同時,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給予孩子足夠的鼓勵和支持,讓孩子知道 “即使不考高分,也能得到家長的愛和認可”。
孩子考試作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用錯了教育方式,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只要家長能冷靜溝通、耐心引導,幫助孩子認識到錯誤,提升自身實力,培養(yǎng)誠信意識,就能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成為一個誠實、正直、有擔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