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是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積淀下來的經典文化,它能拉近遙遠的往事,能復活個性鮮明的古人,可貴得不乏可愛。
成語包含著古人的哲思,幾乎每一個成語都是一粒閃爍著智慧光芒的珠璣,需要我們不斷汲取其中的精華。

1.背水一戰(zhàn)(韓信)
背水:背向水,表示沒有退路。
比喻與敵人決一死戰(zhàn)。
2.完璧歸趙(藺相如)
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
3.負荊請罪(廉頗)
負:背著;荊:荊條。
背著荊條向對方請罪。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4.望梅止渴(曹操)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口水,因而止渴。
后比喻愿望無法實現(xiàn),用空想安慰自己。
5.四面楚歌(項羽)
楚漢交戰(zhàn)時,項羽的軍隊駐扎在垓下,兵少糧盡,被漢軍和諸侯的軍隊層層包圍起來,夜間聽到漢軍四面都唱楚歌。
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6.破釜沉舟(項羽)
項羽與秦兵打仗,領兵過河后就把鍋打破,把船鑿沉,表示不勝利不生還。
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7.臥薪嘗膽(勾踐)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
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
8.紙上談兵(趙括)
在紙面上談論打仗。
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xiàn)實。
9.橫行無忌(郭圯)
橫行:指行動蠻橫;無忌:無所顧忌。
指倚仗暴力,毫無顧忌地干壞事。
10.三顧茅廬(劉備)
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