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總覺得胃口變挑剔,清淡的菜吃著沒滋味,重油重辣又怕腸胃負擔。我這段時間總在琢磨,能有幾道簡單好做、配著米飯能多吃兩碗的下飯菜就再好不過。不用復(fù)雜的食材,也不用費太多時間,端上桌時冒著熱氣,夾一筷子送進嘴里,咸香鮮醇的味道裹著米?;M胃里,那種踏實的滿足感,是秋天里最治愈的小幸福。
下面這 5 道菜,都是我試過好幾次的家常做法,每一道都能精準戳中愛吃米飯的胃口,不管是工作日晚餐還是周末加餐,都能讓餐桌多幾分煙火氣。
01土豆燒雞塊
食材:
琵琶腿4個,土豆2個,青椒1根
做法:
1.雞腿剁塊,冷水入鍋,加姜片、料酒,煮出血沫撇去,焯3分鐘撈出控水。鍋中熱油,煎炒土豆塊至表皮微焦黃盛出。
2.鍋中再加油,炒勻雞塊,加姜蒜、料酒、老抽上色。
3.加清水、土豆燜3分鐘,加青椒、胡椒粉、蠔油、味精,大火翻炒幾下出鍋。
小貼士:
① 雞塊焯水要冷水下鍋,才能更好去除血水
② 土豆先煎后燜,口感更軟糯
營養(yǎng):雞肉富含蛋白質(zhì),土豆提供碳水,青椒補充維生素,營養(yǎng)均衡又下飯。
02外婆菜炒毛豆
食材:
毛豆300g,雞蛋2個,肉末150g,外婆菜150g
做法:
1.鍋中水開加鹽和油,焯毛豆2分鐘撈出。
2.油熱炒雞蛋盛出,再炒肉末變色,加小米辣、蒜子、料酒、醬油上色,倒入毛豆、雞蛋、外婆菜翻炒,加清水燜半分鐘,加鹽、生抽調(diào)味,大火翻炒幾下。
小貼士:
① 毛豆焯水加點鹽和油,顏色更翠綠
② 湯汁別收太干,用來拌飯超香
營養(yǎng):毛豆富含膳食纖維,雞蛋和肉末補充蛋白質(zhì),外婆菜增添獨特風味,開胃又健康。
03香辣豆豉肉末茄子
食材:
茄子400g,肉末150g,青椒2根,蒜瓣5瓣,辣椒面,豆豉
做法:
1.茄子切條,青椒切圈,蒜切末。
2.水開蒸茄子3分鐘。
3.油熱炒肉末變色,加蒜、青椒、鹽炒香,倒入茄子,加生抽、蠔油、醬油炒勻,加辣椒面、豆豉,淋淀粉水,出鍋前淋鍋邊醋。
小貼士:
① 茄子蒸制時間根據(jù)大小調(diào)整,別蒸過頭
② 豆豉和辣椒面按個人口味增減
營養(yǎng):茄子富含維生素P,肉末提供優(yōu)質(zhì)蛋白,豆豉增添風味,香辣可口又健康。
04豆豉蒸鱸魚
食材:
鱸魚一條,蒜瓣,小米椒,豆豉,蔥
做法:
1.鱸魚切塊,加鹽、面粉、清水抓拌,清洗兩遍控干。
2.魚塊加蒜末、小米椒、豆豉、香油、鹽、味精、生抽、蠔油、生粉抓勻腌15分鐘。
3.擺盤蒸8分鐘,蔥花熱油澆上。
小貼士:
① 鱸魚塊別切太大,方便入味和蒸熟
② 腌制時間要夠,味道更濃郁
營養(yǎng):鱸魚富含優(yōu)質(zhì)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豆豉增添風味,清淡又營養(yǎng)。
05油豆腐絲炒肉末
食材:
油豆腐絲400g,前夾肉末150g,大蒜2顆
做法:
1.油豆腐切絲,肉末加胡椒粉、醬油、蠔油、油抓勻。
2.油熱炒香蒜子和小米椒、豆瓣醬,炒肉末變色,倒入油豆腐絲,加鹽、胡椒粉、生抽、蠔油炒勻,加開水和大蒜段燜2-3分鐘。
小貼士:
① 肉末提前腌制,更入味
② 大蒜段后放,保持脆嫩口感
營養(yǎng):油豆腐富含植物蛋白,肉末補充動物蛋白,大蒜殺菌,營養(yǎng)豐富又下飯。
溫馨提示:這5道下飯菜各有特色,營養(yǎng)豐富,但烹飪時要注意控制油鹽用量,避免過油過咸。食材新鮮搭配,才能吃得健康又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