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孩子總乏力?這碗粥熬 15 分鐘,甜糯暖胃補氣血,喝了精力足
秋天一到,家里不少孩子常常犯困沒精神,學(xué)習(xí)時打不起精神,起床時手腳冰涼,活動一會兒又喊累,臉色還有點發(fā)黃。老一輩常說“秋冬進補正當(dāng)時”,其實就是提醒我們要順應(yīng)時節(jié),好好養(yǎng)護身體。紅棗和小米都是廚房常備的家常食材,老百姓都知道它們能補氣養(yǎng)血、健脾暖胃。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紅棗小米粥怎么做才能讓孩子愛喝,用最簡單的方法,每周喝幾次,幫孩子順順氣血,精氣神蹭蹭往上漲!

1、紅棗小米粥——溫補脾胃,養(yǎng)血提神
這碗粥在中醫(yī)看來,是“脾胃雙補”的好搭檔,紅棗補氣養(yǎng)血,小米健脾和胃,最適合體質(zhì)偏虛、容易乏力的孩子。煮出來的粥軟糯香甜,入口順滑,孩子們非常容易接受。每天早晚來上一小碗,肚子里暖暖的,飯量也會跟著見長,整個人精氣神都會明顯提升。
適合人群: 秋冬換季孩子容易疲勞、胃口差、氣色不佳的家庭成員
【食材】
小米50克,去核紅棗6-8顆,清水適量
【做法】
小米用清水淘洗干凈,紅棗提前去核、切片更易出味。
鍋中加水,先下小米,大火煮開后撇去浮沫,轉(zhuǎn)小火慢熬10分鐘。
加入紅棗后,繼續(xù)熬5-8分鐘至粥體軟糯,紅棗微微開花即可關(guān)火。

【溫馨小提示】
建議現(xiàn)熬現(xiàn)吃,熱著喝最暖身。家有胃涼、容易腹瀉的孩子,可以適量加點姜絲同煮。紅棗要去核,避免上火;糖分高的孩子,可以不加糖,依然有自然甜味。
2、桂圓紅棗小米粥——安心養(yǎng)心,改善睡眠


桂圓在中醫(yī)里有補心安神的說法,搭配紅棗和小米一起煮,既能補血氣,還能讓孩子晚上睡得更安穩(wěn)。粥體帶有一股桂圓特有的清甜,紅棗軟糯,小米細膩,入口香甜不膩。晚飯后給孩子來一碗,肚子溫暖不脹氣,入睡也更踏實,第二天精神頭會明顯更好。
適合人群: 晚上容易入睡慢、白天精神不集中的孩子和大人
【食材】
小米40克,紅棗5顆,桂圓干8顆,清水適量
【做法】
小米和紅棗洗凈,紅棗去核切片,桂圓干掰開去殼。
清水煮沸后,先下小米,熬至米粒開花。
加入紅棗和桂圓,繼續(xù)小火煮8分鐘,香味溢出即可。
【溫馨小提示】
這道粥不建議空腹吃,最好飯后喝一小碗作為加餐。桂圓性溫,體質(zhì)燥熱的孩子和感冒發(fā)熱時要少吃。粥不宜久放,剩余可放冰箱冷藏,第二天加熱再食用。
3、蘋果紅棗小米粥——健脾助消化,潤燥養(yǎng)顏


蘋果在家常水果里屬于健脾潤燥的好幫手,和紅棗小米一起煮,粥里多了一股蘋果的清香和淡淡的果甜。中醫(yī)講秋天易“燥”,孩子們動不動就上火、口干、便秘,這碗粥能幫著潤潤腸胃、補充津液。入口軟糯中帶點果香,孩子們特別喜歡,吃完后肚子舒服不脹氣,皮膚也會慢慢變得細膩有光澤。
適合人群: 秋季容易上火、嘴唇干裂、消化不良的孩子和老人
【食材】
小米40克,紅棗5顆,蘋果半個,清水適量
【做法】
小米淘洗,紅棗去核切片,蘋果去皮切丁備用。
水燒開后,加入小米和紅棗,中小火煮10分鐘。
最后加入蘋果丁,再煮3-5分鐘即可關(guān)火。
【溫馨小提示】
蘋果丁不宜煮太久,最后下鍋味道最清香。粥煮好后不要馬上加糖,蘋果和紅棗的天然甜味已經(jīng)夠了。家有腸胃敏感的孩子,可以將蘋果丁提前用熱水燙一下再下鍋。
秋天正是孩子長身體、補氣血的關(guān)鍵時節(jié)。家里常備點小米和紅棗,這幾碗粥輪流換著做,全家都能喝得舒服暖心。不過,每個人體質(zhì)不同,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最好。動手試試,用最簡單的食材,給家人多一點溫暖和活力吧!